“李寧同誌,那你有沒有想過,就算以後激光武器研製出來,且應用到實戰中它的重量也會很大,無法單兵攜帶,所以能不能換一種呢?比如說電磁乾擾。”
一名研究方向為通訊方麵的研究員,非常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隻是話才剛說完,李寧就默默拿出了一捆導線,瞬間眾人就沉默了,小型無人機彆管是民用和軍用,它的體積就注定它抗乾擾性不會太強。
可這是他在無光纜導線的情況下,要是安裝了導線,那就不是一般的強了。
而且光纜導線的技術強度並不高,國際上也有賣的,所以……
見眾人沉默的樣子,李寧微微咳嗽了幾聲,讓幾名戰士拿出了幾個箱子,擺在考察團的麵前。
“各位領導,我發現普通的步槍和機槍打擊空中的小型目標是效率非常低,而且一旦自殺式小型無人機用於實戰中,戰士們會相當恐懼,在這種恐懼心理的影響下命中率不要再降一大截,所以霰彈槍在未來戰場上的作用會暴增〞。
說著李寧打開武器箱,從裡麵取出了兩支霰彈槍,如果是現代軍迷一定會認出來,這是09式184軍用霰彈槍。
一見到新式槍械,孫部長瞬間就來了興趣,從李寧的手中接過一支霰彈槍後,並沒有詢問槍械的基礎性能,反而在試著手感。
之前也說了,這款霰彈槍主要目的是用來反無人機作戰,兩者交鋒的距離會非常近幾乎不會超過100米,無人機在衝刺狀況下飛完100米估計隻需要五六秒鐘的時間,這個時候任何不利的因素都要想儘一切辦法排除。
“你們試射過嗎?”
“報告並沒有,前天才到貨的,兵工廠希望讓戰士們進行長時間的實測,進而提出修改意見”。
李寧在一旁用平靜的音調回複著。
“這把槍是你設計的吧?〞
“一部分是,另外除了使用霰彈槍防禦無人機之外,我們還準備了捕捉網發射器,優點是攔截範圍大,且隻要捕鳥網纏住一個螺旋槳就能成功的攔截下來。
缺點是發射距離較近,容錯率低,而且不一定保證發射員的生命安全”。
宋靈心聽著李寧的介紹,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目前看來,在未來幾十年內無人機絕對是一把戰爭利器,可作為一個大國,不能光有矛還要有盾,現在的矛頭極其銳利鈍,盾相比之下就要落後許多了。
“那你有沒有想過製造一種小型定向乾擾源,不能太重,可以單兵進行攜帶,一旦發現來襲的敵方無人機,能將他與控製器的聯係斷開”,一名年過花甲的老者問道。
其實這種反製方法之前李寧已經說過,用光纜導線就能夠解決,不過大部分的無人機都是無線的。
主要是那根光纜在戰場上會顯得非常麻煩,且容易斷掉,另外造價也不算低。
〝我們確實想過,並且已經向相關部門提出了研製的想法,不過我更加傾向於進行物理毀傷,因為我本身就是無人機的設計者之一,對計算機程序方麵也有著不算淺的研究,所以軟殺傷的漏洞非常多。
現在使用的無人機有一套額外的程序,在進行自殺式攻擊時,一旦鎖定目標並發起進攻,就算控製器的信號突然中斷,他也不會改變方向,我們現在就能設計出這樣的程序,足以看出他並不難。”
“沒關係,現在解決不了的以後肯定能夠解決,就像當初先發射的彈道導彈,之後才有了反彈道導彈體係。
既然我們的盾不好建起來,那就想辦法叫矛磨得更鋒利一些”。
孫部長拍了拍李寧的肩膀,鼓勵的說道,科研這條路並不好走,很多人都半途而廢了,如果在遇到巨大困難的時候再無人理解與支持,很容易就堅持不下來。
而這一切被後麵的龍定華看在眼裡,剛剛就有一名戰士有意無意間透露,無人機項目的發起人和總負責人都是李寧,且項目級彆為國家級。
起初他並不信,在他的理解中無人機不就是練練操作,飛到敵人頭頂上偵查就完事兒了嗎,級彆怎麼可能會如此之高?
不過他倒是沒有懷疑此事的真偽,對方沒有理由騙自己,接著在看到大巴車上下來的領導時,臉色瞬間一變。
孫伯伯怎麼也在這?還有那幾位,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都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甚至是目前為數不多的院士,更彆說人群中還有兩位技術少將。
接著就是李寧對現在服役的無人機作戰方式介紹,以及關於反無人機方麵的介紹,真的是越看越驚訝,以前自己想這事兒有多難?自己上也能乾好。
現在想的是如何將搶項目這件事情給敷衍過去。
重大項目一旦不能按時完成,是要負責任的,要是他本身難度就很高,(像當初兩彈一星),或者資金再不足,(像原時空的運十),那還好說,能找到合理的理由。
你接手之前項目一片欣欣向榮,接手後彆說正常維持正常的進展速度,不原地踏步就不錯了,那你的背景隻能將減輕最終落下的板子。
除此之外就是他搶項目的目的,不就是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實力,並且為未來晉升添加一筆豐富的履曆嗎?
實力展示不了,搶奪的價值會降低至少4成,而且他的背景十分深厚,去弄其他風險更低的項目不好嗎?
也就是考察團在這裡,否則龍定華肯定會立刻找個電話給自己老爹打過去。
當然就算考察團在,也會想辦法找空隙偷偷溜走,還沒等他行動起來,702團團部門口處駛來了一個小型車隊。
總共就三輛吉普車,其中一輛頂上坐著的是84軍軍長,也就是高城的父親。
喜歡50年的軍旅人生請大家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