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國子監的一處彆院裡,正在舉行一場特殊的考試。
參加考試的總共有一百三十人。
“即將分封的諸侯和他們的繼承人,共三十人,分彆在這兩間考場裡。”
“國相和戶部大臣各五十人,在這兩間考場。”
國子司業趙謙向朱元璋、朱標等人介紹這裡的詳細情況。
事實上不用他介紹,對這裡的情況大家都非常熟悉。
畢竟這個政策就是他們一行人商量出來的。
封國不是劃塊地給一些人口,就能建起來的。
需要照顧的點可以說千頭萬緒。
既然要進行大分封,大明就不可能不管後續,那太不負責任了。
所以,各種配套的東西也要準備好。
除了各種必要的啟動物資,最重要的就是一套完整的行政體係。
大明的勳貴集團,十有**都是底層出身,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
靠他們治理國家,那簡直就是開玩笑,更彆提建設一個國家了。
隻能大明幫他們建立一套體係。
不是大明不願意放手,而是沒辦法,必須要扶著走一程才行。
這也就意味著,諸侯國初建的時候,官僚體係都是大明朝廷指定的。
當然,大明不會一直乾涉對方的內政。
諸侯王可以在封國穩定之後,逐步提拔自己的人才,將這些位置替換掉。
但為了防止諸侯王分封之後,太過放飛自我,朝廷規定五年內替換人員不得超過三成。
十年後方可大規模替換朝廷指派的官員。
二十年內,國相和戶部大臣必須由中央朝廷指派,二十年後方可自己任命。
國相掌管一國政務,隻要他不出問題,封國就不會跑的太離譜。
戶部大臣其實就是戶部尚書的彆稱,為了和中央朝廷區分才用了戶部大臣的稱呼。
一個政府最重要的部門,就是財政機構。
尤其是新政推行以後,戶部已經不單單是掌管錢糧那麼簡單。
還牽扯到最整個國家的資源分配,以及各種發展計劃的製定,是國相最重要的助手。
隻要這兩個位置不出問題,再加上大明幫忙組建的行政體係,就能確保一個封國不會大亂。
如此二十年後,這個封國基本就能穩定。
而且他們的繼承人差不多也培養出來,可以承擔國君的職責了。
到時候再徹底移交權力給他們。
當然了,大明這麼做自然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就是防止某些人有異心,剛分出去沒幾年就忘了本,在政策上和大明漸行漸遠。
前二十年由朝廷任命國相和財政大臣,就可以確保該封國能嵌入大明的藩屬體係裡去。
到時候經濟高度和藩屬體係綁定,就不怕他們有異心。
從去年確定第一批分封名額之後,朝廷就在國子監組建了一個特殊學院。
專門教授受封的諸侯王如何當國君,同時也對國相和財政大臣的候選人進行培訓。
今天這場考試,主要考的其實是國相和財政大臣。
各五十名學員,前十五名將會獲得這次機會,後麵的隻能等下一批諸侯分封了。
至於諸侯王和他們的繼承人,這場考試也不是完全走過場。
雖然不論他們考的如何,分封都會進行的,可考的太差就會被剝奪行政大權。
說白了,如果將國家的最高行政權力,分成國君和國相府兩部分。
考的好就能提前掌權,國相府就是輔佐他工作的機構。
考的差的國君,就要讓渡更多的權力給國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