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進一步將手握重兵的九大塞王調到內地,並趁機削減他們的護衛軍,將藩王的三護衛削減為一護衛,使得諸王的護衛逐年減少,
最後更是隻留給藩王三五十的護衛之兵。
此外,成祖朱棣還通過控製地方的軍事指揮權來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他將地方的軍事指揮權交給都司衛所和邊將武臣中,不再讓諸王節製、指揮武將、軍隊。
這一措施直接控製了地方的軍事力量,確保了皇權的集中。
至此,藩王再無兵權。
這樣,還不算完,成祖朱棣還采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藩王府不得朝命,不許擅役一軍一民及領一錢一物!”
“藩王及其子嗣不得參政、不得參加科考、不得經商或學習技術,不得從軍打仗。”
到宣德皇帝朱瞻基時期,藩王更是被禁止出城行香和遊覽,除了送葬和祭掃可以短時出城外,其餘時間隻能待在府中。
而自己一旦自己就藩,那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彆說什麼出錢賄賂太監王振了,連封地都出不去,還如何監國。
經過恩師李時勉對藩王製度的講解,此時朱祁鏞才反應過來,自己一年前的想法是多麼滑稽,多麼可笑。
此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去年到底是忽略了什麼,
是藩王製度,是祖製,更是國法!
自己要想爭那位置,一定不能離開京城!
同時,朱祁鏞通過老師的講解,結合自己所知的後世曆史,還發現了一大問題,
雖然祖製規定,藩王成年,也就是說18歲左右,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就藩。
但是,在曆史上也有成年後沒有就藩一直留在京城的。
如明朝萬曆皇帝的愛妃鄭貴妃生的三兒子朱常洵,成年後,就在京城逗留了十多年才就藩,當然是因為兒子朱常洵被萬曆皇帝所喜歡,
而自己不得宣德皇帝得喜歡不能參考,pass
還有萬曆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端王朱常浩,也是成年後,沒有就藩離開京城,
理由是不得皇帝喜歡,沒錢建設藩王府,
自己也沒錢,而且宣德皇帝不僅不喜歡自己,還對自己摳門,這個理由可以考慮。
另外還有,惠王朱常潤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的第六個兒子,也是成年後,沒有就藩離開京城,在京城住了很多年,一直到崇禎皇帝繼位以後,才到荊州就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