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明朝話事人_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章 明朝話事人(1 / 1)

大明朝,是乞丐王朱元璋建立的最後一個漢人政權。

提起老朱,沒說的,牛人一個,從乞丐逆襲為帝王,驅除韃辱,恢複我漢人河山,就憑此兩點,必須點讚雙連擊!!!

論古說今,隻此一人!!

其建立的大明朝,後世之君更是做到了,天子受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確實是好樣的,

但也讓人即愛且痛,尤其讓人詬病的一點是,後世之君,基本都不願意上朝。

如果是一個、兩個不願意上朝,還可以說是他們德不配位,但實際上後世之君都不願意上朝,連開創了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的,三位明君都不願意上朝。

那就是製度的問題,老朱的問題,隻能從根源找起!

公元1364年正月,大元朝江南行省,農民起義軍首領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吳王,建立西吳!

吳王朱元璋,為了一統天下,開始著手建立官署製度,

同時,三月製定了官製、班次,朝會問題隨之而來,

公元1364年,到大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大明朝的朝會和曆朝曆代一樣,是比較正規的。

但是自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後,朝中沒有宰相,且他對功臣無論文武、也不論元庭投降文武或渡江後投效的文武功臣,都進行了整治乃至屠戮。

為了加強統治權威,朱元璋將朝會作為政治宣講地。

其朝會的特點是,參加朝會的人非常多、且大小官員、各類事務全都可以講,甚至不是官的耆老都可以參加。

政治宣講的主要內容就是遵守法律、講究忠誠等等。

日常朝會往往要按照“大朝會”去辦。

直到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因為朱元璋身體不方便,年老精力不濟,如此盛大的朝會才不斷減少。

為了更好的處理國家大事,明太祖朱元璋,將朝會開始細微化。

大明朝朝會被分為三種:大朝、常朝和不定期朝會。

大朝:主要是在重要的慶典日舉行,如元旦、冬至及大慶之日,皇帝在這些日子,於太和殿接受群臣的朝賀,這是一種禮節性的朝會,具有慶賀性質,一年之中也沒有幾次。

常朝:包括朔望朝和日朝,朔望朝在每月的農曆初一和十五這兩天舉行,也是一種禮節性的朝會。

日朝,顧名思義每天舉行!

不定期朝會:這是大明朝特有的朝會形式,包括大禮朝會和日常議政朝會。

大禮朝會,主要涉及皇族特定的大型禮儀朝會,如皇帝登基、大婚、冊封皇後、太子等重要事件,一生之中也為沒有幾次。

日常議政朝會,是對日朝的補充,就是皇帝平時不定期召集臣僚商議一些政務,可能是下午,也可以是晚上。

每日的日朝和不定期日常議政朝會,才是大明朝皇帝真正處理政務的朝會!

不定期日常議政朝會,沒有什麼好說的,就跟大家平時上班一樣,領導有急事了,緊急通知大家開會,處理一些緊急事情。

這裡主要說的是每天的日朝,就跟公司每天的晨會一樣。

在公司上班,上午九點才報到,9點—9點半,公司領導說一下今天的工作安排和處理一下大家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能更好的為公司的發展服務。

大明朝每日的日朝,性質跟公司每天晨會的性質一樣,都是發現問題,處理問題,解決問題,從而讓大明朝更好的發展。

按理說這樣每日一會,不是挺好的嗎,

但問題就出現在這每日的日朝上,大明朝的日朝,可比公司裡的每天晨會正規多了,時間也早多了。

日朝作為大明朝廷最為重要的政治活動,當然也有了一套嚴格的製度。

下麵簡單介紹一下明朝整個日朝朝會的過程。

明朝皇帝上朝

第一是,侯朝階段

明朝京師官員被稱為京官,隻要是身處京師的官員,都可以上朝,不論文武,且六品以上必須上朝。六品以下的官員則可以自選。

上朝的京官,皆佩戴有出入宮廷的牙牌。為方便上朝,他們大多在京師城西擇屋而居,京師西城的長安街,京官居住最多,所以京師城西有“西貴之稱”!

早朝之前,大臣必須於午夜,也就是晚上12點左右就得起床,

準備停當之後,前往午門集合。

大約淩晨三點,大臣們到達午門外等候。

午門乃是紫禁城的正門,中間為禦道,平時不開啟,左右兩闕則供當值將軍和宿衛執杖旗校等人的出入。

又在左右兩掖各開一門,稱為左、右掖門,這才是百官入朝之門。

午門上樓名“五鳳”,設立有朝鐘朝鼓,由鐘鼓司宦官掌管。

京官在朝房,侯朝

為了方便官員們候朝“待漏”,大明朝廷在皇城內建有多處朝房,

官員們按照品級於此坐立,等待宮門開啟。

作為對近臣的優待,端門內設置有專門的直房,右闕門南是錦衣衛的直房,下三間為翰林直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鑿壁窺光 清純貧窮女讀檔中[貴族學院] [娛樂圈]綁定嫂子係統出道後 梟凰臨九域 異界道途:惡魔高校的閒散仙師 重生:從友商公敵到友商之光 年代文反派的早亡妻 驚悚片生存守則 驚奇寶貝 詭道修仙:我能豁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