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北遼滅完後,
北遼大將耶律大石率軍西行,
公元1124年,率軍西行的耶律大石,到達可敦城(今蒙古國布爾乾省青托羅蓋古回鶻城)建立根據地,
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群臣又尊漢號為“天佑皇帝”,建元延慶,西遼正式建立。
而此時,經過多年的政治演變,
喀喇汗王朝汗桃花石族的兩大係已完全形成,
即長支阿裡係和幼支哈桑係。
起初,王朝的統治權控製在阿裡係手中,但玉素甫卡迪爾汗占領喀什噶爾後,王朝的統治權轉到哈桑係手中。
公元1041年,伊卜拉欣用武力奪取布哈拉後,阿裡係控製了河中地區,而哈桑係隻控製王朝東部。
伊卜拉欣自稱桃花石·博格拉·喀喇汗,完全獨立自主,不承認東部喀喇汗為宗主。
於是在中亞地區形成了完全平行的兩個獨立王朝——東部喀喇汗王朝和西部喀喇汗王朝。
大約自1041年起,喀喇汗王朝正式分裂為二,
西汗為阿裡後裔,通稱阿裡係,領有河中地區及費爾乾納西部,以撒馬爾罕、布哈拉為都城;
東汗為哈侖·卜格拉汗後裔,通稱哈侖或哈散係,領有怛邏斯、白水城、石城、費爾乾納東部、七河流域和喀什噶爾,以八剌沙袞為政治、軍事都城,以喀什噶爾為宗教、文化中心。
公元1089年,塞爾柱王朝攻下布哈拉,
西部喀喇汗王朝從此在政治上成為塞爾柱王朝的附庸;
東部喀喇汗王朝在1130年,也曾一度表示臣服於塞爾柱王朝。
1124年,到達西域的耶律大石,曾經帶領少量部眾逃亡至東喀喇汗汗庭請求避難,
不料此時的東喀喇汗朝自顧不暇,
耶律大石遂聯合3萬回鶻族人,駐紮葉密立,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
更是在公元1132年,於葉密立城,登基稱帝,建立西遼。
公元1134年,東部喀喇汗王朝大可汗伊卜拉欣,同葛邏祿首領和康裡首領不和,發生衝突,請求耶律大石出兵支援。
耶律大石趁機發動政變,占領八剌沙袞,作為自己的都城,
至此東部喀喇汗王朝勢力大減,轄地隻有喀什噶爾、阿克蘇與和田地區。
而西部喀喇汗王朝,
從11世紀末、12世紀初起,已受塞爾柱突厥王朝(1038~1194)之挾製,
公元1137年,西遼大軍在和氈,擊潰西部喀喇汗王朝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