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我們不用派人跟著嗎?”身旁的百戶王武看著走遠的隊伍,開口詢問。
“要不我派你跟著如何?”崔應元扭頭看著。
“這,我這兩條腿也追不上啊。”王武麵露為難之色。
“你還知道你是兩條腿,你數數他們多少條腿?一人三馬,是軍中騎兵的配置。你眼瞎,看不到嗎?我就納悶你是怎麼混到錦衣衛百戶的?”崔應元望著身旁的錦衣衛,叱責道。
“回大人,屬下襲父職錦衣衛百戶。”王武恭敬的回複道。
“回城。”崔應元無奈道。
從濟南城至東昌府的聊城大概也就兩百多裡,速度快一些的話,基本上也就一日的路程。
進入東昌府後,劉卓一行才放慢了速度。兩眼望去,入目之內全部都是播種月餘、破土許久的麥苗。
見此情景,劉卓心情大好。
隨即下馬步行,呼吸清新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偉力。
兩日後,劉卓來到了聊城,聊城也是運河沿線的城市。但是相對來說,臨清州的發展要好過聊城不少。
在聊城沒有發現李常在的蹤影後,劉卓向北而行,繞了個遠,依次經過博平、清平、高唐、夏津、恩縣、武城。繞了大半個東昌府後,劉卓才抵達了臨清。
“公子,你怎麼親自到臨清來了?”李常在見到劉卓到來後,滿臉震驚。
“我隻是路過,看你們這邊進展的如何?選擇臨清設廠,很合適。周邊幾個縣都是種植棉花,運河運糧食,什麼都不缺。你的眼光依舊毒辣,派你來這是來對了。”劉卓笑著誇讚道。
“自從被您再次調來山東,我就一直跟在您身邊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懂了。”李常在笑言道。
“奉承的話就算了,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雖然是我遣你們前來建廠,但你們也不能仗勢欺人。我們經商要與人為善,和和氣氣才可以長久。不然,那就是自己坑了自己。”劉卓叮囑道。
臨清可是個好地方,每年運過的糧食數目巨大,並且還有不少的特產,必須得插一手。先建廠,以後再遣商隊的人手過來。
“公子放心,我們行事絕對不會那般囂張狂妄。至於困難,倒也沒有遇到什麼。畢竟廠子也有知府衙門參與,還有撫台衙門的背景,沒人敢不長眼撞上來。”李常在耐心的向劉卓彙報。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山東百姓淳樸爽快,踏實肯乾,少有偷奸耍滑之人。一張招工通知發出去,隨即就是數百近千人前來應聘。
“跟來的那批人有沒有使絆子?或者暗中使壞的?”劉卓繼續詢問。魏忠賢已經出手一次,不知道會不會通過其他手段來騷擾或者製造麻煩。
“有您在背後撐腰,任誰過來都是給自己找不自在。”李常在略一思考,便笑著回複。
“好。這邊步入正軌後,儘快返回濟南。如今的濟南才是商行的中心,到時此地安排副手接替就可以了。”劉卓叮囑道。
“屬下明白。”李常在正色道。
劉卓前往東昌府、兗州府二府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實地查看各地的糧食情況,為日後全國的大麵積乾旱提早準備。
古代儲存糧食的技術是很先進的。有記載,隋唐時期的糧食儲存技術,粟能保存九年,米能保存五年;潮濕之地,粟能保存五年,米能保存三年。
至於曬乾的稻穀、大豆、芝麻等作物,儲存得當,存儲期限基本上都在五年乃至十年以上。
如今,番薯這個耐旱作物提早登場,應付隨後的乾旱,劉卓就更有把握了。此外,若是糧食的缺口太大,直接到南方三省、越南、南洋等地購買糧草也是可行的。
劉卓十分自信可以撐過第一輪七年大旱,倘若第二輪的十年大旱毫不間斷的直接襲來,那估計就可以不用抵抗了,直接早早的轉移或者南下。
幸好,兩輪大規模的乾旱之間還有一個三四年的空檔期,給了百姓一個活命的間隙。
在東昌府停留沒多久後,劉卓帶著一行人來到了麵積極大的兗州府。
兗州府位於山東的南部,不僅水源充足,而且氣候適宜,是山東種植條件最好的州府,每年有大量的糧食銷往南北各省。
而兗州府的濟寧、張秋則是明朝著名的商業城鎮。
有記載“濟當河漕要害之衝,江淮百貨走集”,"閩廣吳越之商持資貿易鱗萃而渭集"。
各色布店、綢緞店、雜貨店等眾多。不僅有南方的瓷器、紅白糖、桐油等,還有棉布、竹木等。
張秋位於臨清與濟寧之間。由東阿、壽張、陽穀三縣共管。張秋的商業店鋪數以百計,商品來自於兩廣、福建、山東、陝西等地。其中從各地購置雜貨、綢緞,棗梨、棉花、棉布等銷往各處。
不過,兗州府城滋陽如今還有魯王這個宗藩在,以東還有權勢不亞於藩王的曲阜衍聖公府。
衍聖公是乃是當朝國公。曆經了多朝,在曲阜發展發展了近六百年,其占有的田地甚至超過了魯王王府,是山東省的頂級勢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