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一切都如往常那般。
男男女女熙來攘往。
拉貨的大板車在行人中橫衝直撞。
隻不過,若是細心觀察的話,定能發現這當兒的街町氣氛,已經完全變了樣。
“喂,你知道昨晚的事兒嗎?”
“早知道了。”
“哎呀,這可真是……有種‘一覺醒來,整個關東都變天了’的感覺。”
“‘變天’倒不至於。清水一族樹大根深,這麼點創傷,還不足以使其傾覆。”
“但是,足足13個場子被踢,哪怕是財大氣粗的清水一族,也會深感肉痛吧?”
“切,你懂什麼?對清水一族這種級彆的雅庫紮組織來說,損失點錢財算什麼?失財事小,丟臉事大!雅庫紮什麼都能舍棄,唯獨不能丟了麵子!清水一族若不儘快設法挽回臉麵,那麼事後人們會怎麼看待他們?”
“嗯……這倒也沒錯。”
“那個橘青登為何要跟清水一族過不去啊?他們之間有仇嗎?”
“誰知道。”
“哼哼,想不到那個可惡的清水一族,也有吃了個大癟的一天啊,活該!”
“噓噓,收聲收聲!小心隔牆有耳!”
……
類似於此的談話聲,處處可聞。
按理來說,發生了這麼重大的新聞,一定會在翌日的瓦板上登報才對。
然而,瓦板小販們懾於清水一族的威壓,完全不敢在瓦板上刊登涉關昨夜之事的任何信息。
所謂的“瓦板小報”,可以理解成江戶時代的報紙。
17世紀初,“商都”大阪首度出現了一種類似於報紙的讀物,叫做“瓦板”。
它是一種非官方的讀物,由民間自由地印刷和銷售。
要製作瓦板讀物,先要用粘土雕刻,之後將粘土燒成瓦片,再用這些瓦片將內容印刷到紙上。
隨著技術的發展,瓦板不再局限於泥板印刷,也出現了用木板印刷的瓦板。
瓦板會報道各種類型的消息,涉及的內容既有國內戰爭、暴亂、謀殺案、地震、火災、黑船來襲等具有新聞性質的資訊,還有一些情殺、仇殺、怪胎、神童、奇珍異獸的傳說等具有娛樂性質的八卦和傳奇。
瓦板小販在街上一邊大聲朗讀今日的熱點新聞,一邊向市民們兜售——此乃江戶、京都、大阪等大都市裡最常見的街頭光景之一。
清水一族可以憑著自身的權勢,逼迫瓦板小販們閉嘴。
可他們再怎麼厲害,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茶樓、居酒屋、澡堂……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無不在討論青登的義舉。
是的,義舉。
但凡是腦袋正常的人類,都不可能會對極道團體抱有好感。
江戶的老百姓們早就對無惡不作的清水一族深惡痛絕了。
隻是苦於無力相抗,故隻能忍氣吞聲罷了。
因此,在得知青登竟乾成了他們一直想做卻不敢去做的壯舉後,無不有種大仇得報、出了一口惡氣的感覺。
男人們麵露神往。
女人們眼泛異彩。
江戶的萬千黎民的心,都被同一個人牽動著。
……
……
江戶,吉原——
在聽完手下的報告後,“吉原裡同心”瓜生秀苦澀一笑,口中自言自語道:
“這個橘青登……果然跟緒方先生好像啊……不鳴則已,一鳴就讓人驚掉下巴……”
……
……
江戶,西洋人居留地——
艾洛蒂從椅子上跳下來,驚喜莫名地看著麵前的勒羅伊。
“勒羅伊小姐,老師他現身了?你快跟我詳細說說!”
……
……
江戶,試衛館——
“阿歲!阿歲!”
“彆那麼大聲,吵死了,我聽見了。”
土方歲三將無奈的視線掃向身後的近藤勇。
“阿歲,你……”
近藤的話才剛起了個頭,便被土方打斷道:
“關於‘橘夜襲清水一族’的這檔子事兒,我已經知曉了。”
“你已經知道了啊?也好,省了我的口水。阿歲,依你來看,橘君為何會同清水一族起衝突?”
“這種事情,我怎麼知道。”
土方沒好氣地說。
“我又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
說到這,土方停了一停。
俄而,他一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一邊把話接了下去。
“現在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就隻有橘是鐵了心地要跟清水一族死磕。”
土方“嘖”地咂吧了下嘴。
“踢了人家13個場子……連點麵子也不留啊……這完全已是不死不休的關係了……”
……
……
江戶,千事屋——
啪嗒啪嗒……
一抹靚麗的大紅色,以飛快的速度馳向不遠處的千事屋。
喜穿紅衣、個子嬌小、身手敏捷——正是木下舞。
“桐生先生!桐生先生!”
木下舞一把推開鋪門,情緒激動地急聲喊道:
“桐生先生,橘君他……咦?”
她才剛開口,餘下的字詞便卡在了其喉頭。
之所以如此,全是因為千事屋裡屹立著一道令她意想不到的高大人影。
“喲,少主,久違了啊”
站在桐生麵前的牧村彌八,推了推頭上的鬥笠,微微一笑。
“我回來了。”
********
********
就出場順序而言,木下舞確實是本書的第一女主。
青登先見到木下舞,之後才分彆邂逅總司、艾洛蒂、佐那子、天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