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的對撞!
光是青登一人的“勢”,就足以使心誌不堅、能力平庸之人感到身體不適。
而現在,加上了大石進的“勢”……
二者相撞的餘波,使今井信郎等實力稍次之人,都不由感到心有餘悸!
平青眼三段突——由總司所創的這項天然理心流奧義,乃爐火純青的劍術技巧、筋信骨強的身體素質二者缺一不可的絕技。
沒有前者,則難以把穩手中的刀劍。
沒有後者,則難以將刺出的刀劍給快速地抽回來。
總司並不是一個藏私的人。
她沒有將“平青眼三段突”藏著掖著,她向全試衛館開放了它的修煉方法,對他人的學習、借鑒持完全歡迎的態度。
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除了青登之外,尚未有一人掌握此招!
修煉“平青眼三段突”所需的劍術技巧倒不是什麼難以逾越的難關。
近藤勇、土方歲三皆為驚才絕豔的天才劍士。論劍術技巧,他們絕對是過關的。
最要命的是體能。
“平青眼三段突”對體能的要求……尤其是對爆發力的要求,實在太高了。
全力刺出手中的刀劍,然後瞬間收回來……這個“瞬間”,就使這世間九成以上的人都與此招無緣。
更何況,這個步驟還要連著用出2次,刺夠足足3劍。
能夠掌握這項奧義的人,也就隻有總司這樣的天賦異稟、肢體爆發力遠勝常人的“怪胎”,以及青登這樣的“掛壁”了。
就連青登也是直至前不久,才總算是勉勉強強地學會此招。
因為是剛學會沒多久,所以威力自是比不上身為“正主”的總司,他尚需一段時間的磨合才能趕上總司的水平。
在空中重重相撞的兩點劍尖,像極了兩頭發紅了眼、揚起尖銳的牛角、撞向彼此的公牛。
縱使是膽量最大、技法最高明的鬥牛士,也不敢擅自插手其中。
原本無比筆直流暢的2杆劍身,無不彎曲成誇張的弧度,發出“吱吱吱”的慘烈呻吟。
不存在“你用上一分力,我就頂回一分力”的角力。
二人皆是全力以赴!將全身上下的所有力量都灌注在這一擊裡,體內再也榨不出更多的氣力了!
“喝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大石進的喉間迸出有如熔岩噴發的怒喝。
“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同一時間,仿佛要穿透蒼穹的大吼也以青登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開來。
發自丹田的喊叫,能夠催發出更大的力量——這是他們所能使出的最後招數了。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竹劍的呻吟、哀嚎,於刹那間加重、加劇。
這一瞬間,包括交戰雙方在內的場上眾人的時間感,無不變得奇怪起來。
他們感覺時間過去良久。
可實際上,一切僅發生在數秒之間。
數秒後,隨著“喀喀喀”的一串脆響,兩柄竹劍不分先後地同時破裂!像玻璃一樣化成萬千碎片,如散華般飛濺開來!
青登和大石進的手中都僅剩一把光禿禿的劍柄。
“……”
“……”
二人四目相對,視線筆直,麵無表情,相顧無言。
“快!快拿新的竹劍給他們!”
某位學徒忙不迭地對身旁的同窗說道,然後二人手忙腳亂地從不遠處的刀架上取來兩把嶄新的竹劍。
然而,未等他們將新的竹劍遞至場上,坐於他們身前的榊原鍵吉便伸手示意他們“不要動”。
“不必遞劍了。”
他表情平靜地淡淡說。
“勝負已分。”
“啊?勝負已分?”
為數不少的學徒紛紛麵露不解,看了看口出此言的榊原鍵吉,接著又看了看場上的二人。
青登和大石進都隻是竹劍壞掉了而已,從戰況來看,他們僅僅隻是打成了平手,何來的“勝負已分”?
然而,男穀精一郎、漥田清音、伊庭秀明等人,都像榊原鍵吉那樣一臉的古井不波,似乎他們也都認定了:青登和大石進的這場對戰,已經決出勝負了。
場上的二人不言不語。
場下的以男穀精一郎、漥田清音為首的師範、師範代們亦不發一詞。學徒們受這氛圍的影響,莫說是講話了,連大氣都不敢出。
便在這一片寂然之中,產出第一句話的人,是那位刻下緩緩露出遺憾表情的巨人:
“……我輸了。”
說罷,大石進站直身子,向青登行了一禮。
就在他話音落下的同一瞬間,青登的腦海裡不出意外地響起冰冷的係統音:
【叮!掃描到天賦】
【成功複製天賦:“九牛二虎+2”】
【天賦介紹:力氣比一般人要大】
【叮!偵查到宿主已擁有相同類型的天賦】
【“九牛二虎”能力晉級——“九牛二虎+3”】
——果然是“九牛二虎”。
在跟大石進的對戰開始後,青登就一直猜測著:自己這次多半會從對方的身上複製到跟身高、力量相關的天賦。
大石進的力量自不必多言,能跟目前已是“變種人”的青登正麵對刀且毫不落下風,他勢必身懷自帶數字後綴的力量型天賦。
至於他的身高……青登可太饞他的身高了!
能在民族基因有缺陷、飲食結構不健康的江戶時代裡,長到足足2米1,這是何等可怕的基因?
這樣的基因條件,若是自幼就攝入充分的營養,再輔以科學的鍛煉方法,長到2米2、2米3也不成問題。
雖然自己現在這1米75的身高,已經足以傲視群雄,但如果可以的話,青登還是希望自己的個子能再竄一竄,最好能像齋藤一那樣,長到至少1米8。
——也罷,雖然沒能複製到跟身高有關的天賦,但能讓“九牛二虎”獲得升級,倒也不錯。
想到這,青登收攏了腦海裡的思緒,站直身子,一絲不苟地回了大石進一禮:
“大石先生,感謝您的指教。”
這時,場下的某位學徒終於按捺不住地朝榊原鍵吉問道:
“榊原先生,大石先生為何認輸了?適才的交鋒僅僅隻是打成平手,他應該尚有一戰之力才對啊?”
此人的這席反問,頓時使無數道疑惑視線撲簌簌地落至榊原鍵吉的身上。
榊原鍵吉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就是因為適才的交鋒打成了平手,大石君才認輸的。”
他的話音剛落,不遠處的伊庭秀明便接話道:
“你們先前也都看到了吧?大石君引以為傲的重斬、連刺,全都奈何不了仁王。”
“也就是說,僅憑常規手段,他根本就沒法打敗對方。”
“大石君的體力不如仁王。”
“當仁王破了他的連刺時,一方的氣息已亂,而另一方的氣息卻仍舊平穩綿長,便是‘雙方的體能並不對等’的最佳證據。”
“體力不如對方,自己又無力改變戰局,此消彼長之下,落敗乃遲早的事情,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當伊庭秀明說到這兒時,榊原鍵吉拿回話頭:
“因此,大石進的奧義‘片手突’就是他獲勝的唯一希望。”
“假使能憑此招打敗橘先生,那麼一切好說。”
“可若是連這招也失敗了,那就沒戲唱了。”
“然後……就如你們所見的,大石進的‘片手突’跟橘先生的天然理心流奧義打成平手。”
“祭出了最後的殺手鐧,卻仍遺憾收場,大石君已無獲勝的可能。”
“再打下去也隻是在苦苦掙紮。與其這樣,倒不如痛快地坦承自己技不如人。”
聽完榊原鍵吉和伊庭秀明的解釋後,眾學徒紛紛麵露了然之色。
“大石君也已衰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