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國家,誰家祖上沒有幾個厲害的人物啊。就比如我姓羅,我國姓羅的厲害人物有很多很多,羅貫中你們知道吧,就是那個寫三國演義的。”
“那一位就是我的先祖,直係的那種。”
“我國還有很多有名的姓氏,如張,王,劉這三個最多的姓氏,往上捯飭捯飭,有名的那簡直太多了。”
“張騫知道吧,絲綢之路那個,還有漢代的名相張良。戰國時期的大將王翦,寫字最有名的王羲之。劉就更不用說了,我國漢代的國姓,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了。”
“更不要說我國的其他姓氏了,能傳承到現在的姓氏,沒有一個祖上不是名人。”
“所以在我國,一般不用血統來給人劃分三六九等,畢竟誰家祖上沒闊過啊。”
“我們一般用血統來區分動物,貓貓狗狗啊,馬兒啊什麼的。”
“所以沒必要,真沒必要。”
在聽到她說了這麼一堆後,學生們再也沒問過這個問題了。
甚至這件事傳開了之後,小巫師們也不再說血統了。
實在是羅茗最後那句話給他們整怕了。
一個暑假都沒忘,直到現在,一些小巫師腦袋裡還時常響徹一句話。
“我們一般用血統來區分動物,貓貓狗狗啊,馬兒啊什麼的...”
這句話在斯萊特林的純血統學生耳中,那是如同巨錘一般將他們的三觀砸個稀碎。
一想到他們幾年前還以純血統而自傲,現在想想都有些臉紅。
【在人家的眼裡,我們用血統來證明自身高貴的行為是不是超級丟人的啊。】
不得不說,國際化在現在看來是有很大好處的。
至少他們知道了自身的狹隘,見識到了他國的厲害之處。
這頓午餐給他們帶來的不僅是食物,還有一掃近日陰霾的暢快感。
有了這頓麵條,他們上課都努力了不少。
下午的課上得非常順利,同時也更讓學生們期待晚餐了。
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們則是羨慕起新生了。
不過誰讓他們平時不好好學習呢。
晚餐依舊是中西結合。
披薩的美味和米飯的香甜讓學生們開始討論起這二者的不同之處,甚至還因此分裂成了兩派。
東方美食世界第一派和西方美食最棒派。
喜歡東方美食的一派不斷嘗試給西方美食派安利那些美味的炒菜。
而西方美食派則是將披薩意麵這些可口之處說得讓人直流口水。
兩派的受眾不同,但這些食物無論是哪一方都隻會豎起大拇指表示讚揚。
在兩派的較量中,這場為期一周的美食也在一天天過去。
在本周過去四天後,陸續就有學生發現自己的食物變了。
變得沒那麼好吃了。
儘管做法是一樣的,但就是沒上次吃的那麼香了。
吃著普通食物的學生們一邊艱難地將食物送入口中,一邊努力勸自己適應。
畢竟這是誰都要麵對的事情。
隻是或早或晚罷了。
他們如此自我安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