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每次都是標準還見禮,然後柔聲道一句請起,半旬內道了三百三十四聲請起,道的長安君府人滿為患。
他的這些弟子如今大多名聲不顯,在這個時代,有法家兩位巨擘韓非,李斯珠玉在前,其他學生就如同石子一般,被無限壓製。
但如果縱觀整個曆史,前來鹹陽的這些荀子弟子中,好些卻都是大有名氣。
毛亨。
毛遂自薦這個成語中毛遂的侄兒,秦末漢初學者,趙國邯鄲人,古文詩學“毛詩學”的開創者。
學《詩》於荀子,而其詩學傳自於子夏,曾作《毛詩故訓傳》,簡稱《毛傳》,以授侄子毛長,世人稱其為“大毛公”,稱其侄子毛長為“小毛公”。
浮丘伯。
秦漢時期,從舊儒學到新儒學發展曆史中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據《景寧縣誌》記載,及曆代縣誌序文闡述,浮丘伯曾攜雙鶴隱居於鶴溪。
精於治《詩》,秦時傳授楚元王劉交,申培公、白生、穆生等人。及秦焚書,弟子楚元王等相彆去。
漢高祖劉邦過魯,召見儒生,浮丘伯攜弟子申公等見漢高祖於南宮。呂雉當政,浮丘伯西遊長安,楚元王聞之,遣子劉郢客與同學申公、白生、穆生等西至長安,就學於浮丘伯。
陸賈。
楚國人,楚漢相爭時以幕僚的身份追隨漢高祖劉邦,因能言善辯常出使遊說各路諸侯,深得劉邦賞識,被譽為“有口辯士”。
劉邦和文帝時,兩次出使南越,說服趙佗臣服漢朝,安定漢初局勢。呂後死後,說服陳平,周勃等同力誅呂,撥亂反正,著有《新語》。
在漢初道家大盛之際,為第一位力倡儒學之人。針對漢初特定的時代和政治需要,以儒家為本,融彙黃老道家及法家思想。
提出了“行仁義,法先聖,禮法結合,無為而治”,貫徹其師荀子思想,為西漢前期的統治打下思想基礎。
公孫尼。
著有《公孫尼子》二十八篇,樂理大師,世稱公孫尼子。
陳囂。
七十多歲時,因道德信義高尚,可整頓輕薄庸俗的社會風氣,而被宗室大臣劉向,黃門侍郎揚雄舉薦給孝成皇帝劉驁。劉驁待其如老師一樣對待,官至太中大夫。
最師荀子,門生斐然者難以計數。
有一門兩子家,兩相兩帝師的美譽。
兩子者韓非子,公孫尼子。
兩家者詩家毛亨,思想政治外交家陸賈。
兩相者:秦相李斯,漢相張蒼。
兩帝師者:楚元王師浮丘伯,漢孝成帝師陳囂。
當貴族們在新樓台縱情聲色,等著看始皇帝如何收場的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能在青史上留下姓名的有大才者,多少入了鹹陽。
但他們不知道,身為大秦左丞相的李斯卻是知道的。
起初其並不知曉最師荀子就住在長安君府,數次距離其僅一步之遙。但這麼多稷下學宮師兄弟入鹹陽,李斯怎麼會反應不過來。
但他沒有絲毫動作,他裝作不知情,每日仍舊隻是去相邦府勞作,沒有一次進入長安君府。
謀害師兄韓非的他,不敢見荀卿。
很早以前,荀卿就托人給他帶過話,將李斯逐出門下,不再承認李斯為其弟子。
這一日,白白胖胖的張蒼在李斯休沐之時,找到了李斯家中,笑嗬嗬滿臉和氣,略有責備地道
“師兄,老師已至,你因何不去?”
從荀子口中,張蒼已知曉韓非生訊,知道當初是韓非主動求死,不是李斯嫉妒其能而謀害其命,知道真相的胖子張蒼對李斯心結儘去。
這次來尋李斯,是他在勸告李斯那日後,第二次踏入了李斯家中,他打算第三次就放在明日。
麵對在稷下學宮就打成一片,三人組中年齡最小的張蒼,李斯放下了左丞相的架子,破天荒在人前露出一絲軟弱。
“師弟,斯以何身份去呢?”
嘴角帶上苦笑。
“老師早已將我逐出師門。”
“可是老師親口所言?”
“是老師托人帶言。”
“那如何能確認其人所言為真?”
“其人乃老師摯友,此絕不為假……”
“師兄,蒼不是要聽你解釋。吾三人中蒼最愚鈍,今日,請師兄愚鈍一次。”
胖人易盜汗,張蒼自己也知曉。其用力在身上擦去手上汗液,這才以圓潤胖乎的手,去抓李斯枯瘦的手。
手心相交,剛剛擦乾的胖手再次滿是汗液,用力拉扯,李斯巋然不動。
“師兄!”
張蒼語氣有些急促。
李斯抽出自己的手,在張蒼焦急的眼神中照銅鏡,斂容,正衣冠。
“師弟說的對。”
張蒼胖臉急色去,笑口開。
李斯轉身,隨張蒼向外行去。
“老師未親口言說,誰知真假!”
急匆匆的兩人嫌馬車太慢,策馬於馳道狂奔而行,不多時便到了長安君府。
張蒼率先下馬,用鼓勵的眼神看著李斯。
李斯凝視了這座經常來過,早就應熟悉,今日看卻很是陌生的長安君府。一咬牙,一腿跨過馬背,在張蒼前麵衝了進去。
作為師兄,沒有讓師弟引領的道理。
自長安君府一路經過,一直到荀子屋舍前,李斯見到了好些同學。
有些他應該叫師兄,有些他應該叫師弟,但他一個都沒打招呼,也沒有人和他打招呼。
眾人都複雜地看著稷下學宮高材生,官居秦國左丞相。在稷下學宮課堂就駁斥諸生,名聲大噪的李斯。
李斯昂著頭,麵皮緊繃,來到荀子屋舍門前時停住腳步。先正衣冠,後深呼吸一口氣,手顫抖著,敲響房門。
“進。”
吱嘎~
李斯輕輕推開房門,一眼便看見了正坐於桉前的老師。老師模樣與其離開稷下學宮前,沒有太大改變。
“學生李斯,見過老師。”
他高聲喊著,身子九十度躬身,行揖禮,身心微顫抖。
張蒼在門口等候,屏住呼吸,胖子臉上開始見汗。
兩人都在等兩個字,兩個在這件居室內響徹了數百次,極其簡單的字——請起。
“你已不是卿弟子。”
荀子言語很柔和,卻讓李斯險些摔倒在地。
李斯強撐著身子不倒,澀聲道
“斯愚鈍,不知老師何時逐我出門下,他人言語做不得實。”
荀子麵相一下嚴肅起來。
“人無信,則不立。”
張蒼本就白皙的胖臉更加白皙,知道這是老師在告戒師兄。假意不知是欺騙,是不好的行為。
張蒼能懂,李斯亦能懂。
“李斯受教。”
大秦左丞相搖搖欲墜,最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對荀子九叩。
“謝過老師授業解惑之恩,除九叩外,無以為報。”
九叩,是最高禮。
其起身,搖晃著正要離去。
“還有三拜。”
荀子聲音依舊柔和。
三拜九叩,是儒家拜師禮,也是稷下學宮拜師禮。
李斯霍然轉身,三躬身。
“請起。”
鹹陽,進入荀子時代。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