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胳膊上就有區彆了,之前石敢的馬步就是手在腰間。
於老教了另1個手上動作氣沉丹田,也沒有那麼玄乎。
要把兩臂抬起,如摟抱大樹,掌心向內,十指微分,虎口撐圓。
這個動作叫拉弓,也就是開弓。
意思是,把身體上的弓,都站出來。
這些個弓,全是發力的基礎。把它們站出來,人身上的勁力,就整齊,圓滿了。
於老說,人身很多弓,脊柱、倆胳膊,倆條腿是人身上的5張大功,如果能把這5張弓合在1起那就是破城弩。
另外手指頭,也是弓。老話講:寧挨3拳,不挨3肘,寧挨1肘,不挨1指。
在沒有兵刃的情況下,手指就是人身上最靈活,最毒辣的武器,猴子偷桃,2龍取珠這些名字聽著有點搞笑,但是效果…………
石敢下馬,借著馬上到感覺很快的找到了敲門,十多分鐘後,於老就不讓站了,讓他起來走幾步,溜達了有十分鐘,在重新上馬找到感覺,再下馬站十分鐘,再走,連續循環。
於老特意解釋了1下:馬步,頭1段時間站,1定不可貪功。要重感覺,輕時間。
也就是說,把姿勢,做標準了,然後用心體會,身體每1個細微之處的感覺,疼,痛,脹,酸,麻,癢。再時不時的微調理,這樣站到1定階段,再把時間拉長。
否則,1上來,就往死了站,很容易,把馬站錯了,養成了壞習慣就不好改了。
還得注意站的時候,特彆要注重精神上的感悟:心閒,體累。神清,氣明,呼吸自然。
石敢有種閉關修煉的感覺,早上和老爺子1起聯係完8段錦,1大家子人吃過早飯後,上午跟著老爺子去學馬步,中午回來吃個午飯,下午進行藥浴,傍晚的時候練習套路。
過得枯燥切充實,就是受了大罪了,每天晚上睡覺,渾身骨骼和肌肉,酸癢難耐。好在有靈泉,不管是多累,幾口靈泉下去,第2天起來又是1條好漢,弄得於老和老爺子噴噴稱奇,這娃兒抗造啊。
不過胡勇和大師伯這幾天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老爺子給來了次特訓,具體怎麼練的沒有注意,不過這倆看這倆每次去盛飯的時候,走路是1瘸1拐的。
這幾天石敢的馬步進步神速。開始的時候借著馬上到感覺,站個十分鐘,就停下來,然後走1會兒,高頻率,短時間。
後來隨著練習的次數越來也多,石敢用的時間越來越短,等到了第8段錦天,已經不用騎馬,也能有站出1匹馬的感覺,又用了兩天的時間鞏固1下,就徹底把軍馬放棄了。
後5天於老套路又改了,全名:走著紮馬步。
就是在行走中紮馬步,也叫紮活馬,這主要是培養石敢在任何地形都可穩紮穩打的下盤功夫外,還要兼顧步法轉變及腰腿發力的技巧。
如果沒有師傅手把手的提點指導,並輔以武門的秘藥來配合有經驗的老拳師給疏通經絡,推拿按摩,1般人練上幾天雙腿恐怕就得廢了。
前幾天站著不動的馬步可以歸為靜馬,蹲靜馬時,常常要求凝神靜氣呼吸自然,要蹲得深、平、穩,把身上的勁站出來,形成整勁。
紮活馬,就是為了把靜馬那股勁,時刻留在身上,相用的時候隨時就有。兩者的區彆就像玩王者榮耀,靜馬是大招有前搖的呂布,活馬是大招取消前搖的呂布,兩者攻擊力不可同日而語。
這種活馬樁是動功,練習的時候幅度1定要小,與走路略有不同即可,隨著肌肉和骨骼適應後,方可逐漸加強肌肉與呼吸的幅度,所以能有效提升在實戰時人體的反應能力與靈活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