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嫂看著白花花的銀子,遲疑半天,竟沒敢接。
一旁的連三碗急忙催促道:
“妹子,這是咱應得的,快拿著吧。沒想到皇帝身邊的人辦事還真靠譜。”
隨即問向寥掌膳:“敢問大人,今日要定多少?”
寥掌膳在心裡合計一番,看著門前的擔子道:
“就按此標準,少說也要十擔,讓宮裡的主子們皆嘗個鮮。”
連三碗聞言,頓時麵露喜悅之色,恭恭敬敬地將宮裡的人送走了。
“連大哥,這要是磨出十擔豆腐腦,再加上篩豆子、選豆子,怕是到明日也弄不出來,這可如何是好?”
莫嫂接過銀子,卻在原地犯起愁來。
這時,洛懷川走了過來,擺擺手道:
“莫、莫嫂,此乃小事一樁,無需歎息。
兄弟我走街串巷時,與那個永樂磨坊的掌櫃十分相、相熟。
據我所知,這家磨坊一、一直與洛家保持著生意往來。
之前承攬了極醉樓所有磨五穀雜糧的活計,從、從未出過一絲一毫的差池。
且掌櫃的本、本性憨直,做事踏實可靠,可暫與其談合作。連大哥負責監督即是。”
“聽兄弟的意思,今後我們可是要建自己的磨坊麼?”
莫嫂不明其意,倒是連三碗反應快,頓時聽出了洛懷川的弦外之音,遂連連附和道。
洛懷川點點頭道:
“正、正是此意,永樂磨坊生意做得大,日後難免有誤事之時。
故長遠打算,還、還是自己有磨坊會方便些。”
“嗯,我的同鄉裡倒有三五個可靠之人,皆有把子力氣。
背背扛扛的皆不在話下,隻不過這地點可不好選。”
“磨、磨坊要建在水流湍急的河岸,最好是閘口下方最為合宜。我日後細細留心便、便是了。”
就這樣,大家各司其職,分頭行動,一直忙到申時,洛懷川才回到角棚。
卻見閻文應早已等在那裡,遂熱情地打招呼道:
“李、李二兄弟,你如何在這裡?”
閻文應聞言樂了,估計打趣道:
“那洛掌櫃的不妨算算,我此刻應該在何處呢?”
洛懷川瞥了他一眼,心裡知道這閻文應乃仁宗身邊的貼身內侍。
雖不及張茂則有與仁宗一起長大的情分,然靠著機敏與察言觀色,也深得信任。
故仁宗時常帶他一道出宮,可這閻文應卻借機與諸多朝臣勾結。
猶與呂夷簡關係甚密,而這呂夷簡又是洛懷澤的表舅,
事發之後,開封府遍捉不到。故而洛懷川一度懷疑這小子沒準便躲在宰相府的某個角落。
這閻文應若是用好了,倒不失為一個很好的密探。
想到此處,遂笑眯眯回道:
“自、自然與你家公子在一處,不知我說的是也不是?”
閻文應拿手指著他,道了一句“滑頭”,隨即收斂顏色:
“洛掌櫃的可是遇著貴人了,連帶著這小店也跟著沾了大光。
這宮裡的供奉一年下來少說也有萬八千兩銀子,甚至會更多。
僅憑眼前的店麵,怕是累死也賺不到吧。”
洛懷川多精明個人,乍聞之下,便曉得他這是來打秋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