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遂言道:“伯父趙元佐為太宗長子,相貌也與太宗極為相似。
十八歲遷居東宮,十九歲獲封楚王,受其鐘愛不說,待我也是極好。
伯父育有三子,分彆為安國軍節度使趙允升;黃州刺史趙允言;濮州防禦使趙允成。三人又開枝散葉,誕育子嗣十餘人。
我意從中選出聰慧機敏之輩,接進宮裡撫育,不然我可要被這幫朝臣呱噪死了。”
不想洛懷川卻擺擺手道:
“官、官家難道忘記了楚王曾得過狂症,持刀傷了侍、侍衛。
又於重陽家宴酗酒,夜半縱、縱火焚宮之事麼?”
“自然曉得,他也因此獲罪,被廢為庶人。不過這與朕今日所言之事有甚關聯麼?”
仁宗麵露疑色問道。
“關係可大、大著呢,據我猜測,楚王瘋癲子症有可能遺傳給其後代。事關國體,還請官家審甚思之。”
仁宗聞言,深覺茲事體大,也不敢拿皇位輕易冒險。遂言道:
“二伯父趙元僖年僅二十七歲便去世了,並未留下任何子嗣。
叔父趙元份倒是育有三子,除了早逝的允懷、尚有信安僖簡王允寧、濮安懿王允讓。”
“對,即、即是這個濮安懿王允讓。
據說此人生來天資渾厚,曾被真、真宗皇帝以綠車旄節迎到宮中撫養。待官、官家出生後,方以簫韶部樂送還府邸。
如今其、其子孫繁茂,正可選一人進宮。”
“哦,經你一說,我心中豁然開朗。然濮安懿王膝下有子無數,當選何人適合呢?”
“待、待我算來。”
實則洛懷川早便知道這段曆史,又不好張口就來。遂假模假樣的抬起左手,掐指一算道:
“有了,此人需是命理中帶有十三字樣的方可。”
“十三?為何非是這個數字?莫非期間有何天機不成?”
“佛教傳入中國後,立派十三宗,代表功德圓滿。
唐代十三棍僧救駕,看似爭奪皇位之戰,實則暗含天機。
除此之外,十三猶象征帝王之權利。故曆代天子之蹀躞均取一十三節,也是由此緣故。”
洛懷川儘力地向仁宗解釋道。
仁宗聞言,腦海中瞬間閃出一個人來,遂脫口而出道:“十三子趙宗實。”
就這樣,仁宗徹底放下顧慮,將宗實接到宮中,由曹皇後親自撫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