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瞥了一眼孟瑾,滿含笑意道:
“‘寜’從心,從皿。上有寶蓋喻宅,意為於宅中有飯食,足可安心。如今我尚有心愛之人相伴在側,有義妹撫琴和詩,料也人生無憾了。
哎,不對呀,川子,這一不小心,合著我們四個逐一被你考較了一番哪。那你豈不是相當於官家殿試了?”
話音一落,幾人不禁撫掌大笑。
其實洛懷川出這四個字,除了柳永的‘寜’字,其餘三個皆乃從三人的諡號中各取了一字。
胡則諡號初為“忠佑”,後改為“正惠”;範仲淹為“文正”;邵雍為“康節”。柳永因官階不夠,故無諡號。
那諸位看官可能要問了,邵雍乃一布衣,又如何會有諡號呢?那隻好請您繼續往下欣賞了。
待完成了這個小小的插曲,宴會已然進入高潮,孟瑾與月仙大家彈唱了一曲《春江花月夜》。二人歌喉,宛若黃鸝一般婉轉的,當唱到: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幾句時,範仲淹不無傷感道:
“如今宋夏烽煙欲起,屆時若果真如懷川賢弟所言我將披掛上陣。那今番與諸位相聚之後,便不知何時方能再相聚了。”
洛懷川想到宋夏戰爭,便想到了張元,遂向範仲淹道:
“老哥,提到宋夏之戰,有一人不得不提。便是那個叛宋逃夏的張元。我赴遼時,便是他幕後與野利榮仁出的餿主意,暗殺狄青表哥的。”
“哦,此人如何會背棄大宋錦繡江山,叛逃西夏呢?不妨說得再詳細些。”
胡則頗為疑惑地問道。
“老大人有所不知,張元本名為‘源’,源頭之源,字雷複,許州人,客居於長葛縣。
他還有個要好的吳姓朋友,本名已無從可考,叛逃西夏後,改做吳昊。二人自負才情過人,常以俠士自居。張元有一首《詠雪》詩
七星仗劍決雲霓,
直取銀河下帝畿。
戰死玉龍三十萬,
斷鱗殘甲滿天飛。
從詩中看,足見此人是有過人氣度的。科舉失利後,二人與另一個喚做姚嗣宗的,遂去西北邊塞參見元帥,欲投軍報國。
結果不但被拒絕,歸鄉後,張源還被縣令無端杖責一番,這才憤而叛逃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