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起李元昊注意,張源遂在西夏宮城附近的一家酒樓借酒勁留下‘張元、吳昊,來飲此樓’。幾個字。”
結果還真被當做宋朝奸細給帶到李元昊麵前。
李元昊責其為何敢不懼刑罰,膽敢冒犯其名諱,在名字中用元、昊二字?幾位不妨猜猜看,你若是張元,當如何做答?”
“依我看,當這樣答方算妥當:“你李元昊本即是個二姓之人,又何在乎區區一個名字?”
邵雍率先答道。
“嗯,唐朝、宋朝各賜元昊李、趙二姓,故堯夫賢弟所答與老夫大抵也是一致。”
範仲淹與柳永也微微頷首,以示認可。
洛懷川接著道:
“張元也是這樣說的,故而得到李元昊賞識,重用二人為謀士。
之後,西夏更加強了以張元為主導的智謀團,專門針對宋人秉性,為李元昊出謀劃策。”
“嗯,賢弟所言極是,自打你為我占測之後,老哥我也時時留意西夏動向。
據我所知,除卻張元,之前李元昊身邊為其主謀義者,除卻一個喚做嵬ei)名守全的黨項人外,
尚有張陟zhi)、張文顯、張絳、楊廓、徐敏宗,足見其對漢人之倚重。”
胡則聞到此處,不禁皺著眉頭道:
“有一點令老夫百思不得其解,想那張元焉無有親眷父母留在宋地,若非期間有何變故,怎會去得如此決絕?當地府衙又焉能不知?”
“是呀,張元之前也有讀書人去往西夏效力,朝廷怎可對此置若罔聞呢?
堯夫賢弟,張元叛宋,究其根本在於宋的取仕製度存在弊端。川子言說你曾二番進宮與官家促膝長談,便未談及此事麼?”
柳永也疑惑地問道。
邵雍正專注地聞聽幾人談話,猛地被柳永問道,遂苦笑一下道:
“還真讓七哥問著了,自打川子從遼國回來,將張元之事說與官家後,官家便派人徹查過此事。
原來朝廷曾對張元的親眷百般照拂過,還與其兄弟、子侄皆封了官,無非想以此感動張元。
誰知那張元竟不領情,地方官員一怒之下,竟擅自將其家人囚禁起來。
最後,還是李元昊依張元之計,派細作潛入宋地,喬裝成宋朝官員,假傳朝廷詔令,將張、吳兩家人釋放了。
即便官家事後追責,也是枉然哪。而對於科舉製度的改革,朝臣彼此間意見不一。
一派言說不能因幾人壞了祖宗規矩,一派則言說應因時而變,不可墨守成規。搞得官家也是左右無所適從,便擱置下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