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顧德山去車站接人,童明就在他身邊,表叔早早就跟他們說了時間和車次,讓他們在車站候著,接到了人,直接去鎮上辦手續,然後帶回村裡去。
“我還當你們就不想要人了呢,聽說之後還會有部分知識青年下鄉去支援建設,顧家村有沒有分到”童明靠坐在他的牛車旁,一點兒也不介意姿勢不文雅,跟顧德山說著話。他最近根本不想著家,妹妹結婚搬出去,他媽閒下來後,反倒是把所有的關注度都放在他身上,真是吃不消。
相親是去不少,但是一個成功的都沒有。童媽媽現在要求是一降再降,甚至前兩天連離婚的都給介紹過來了。
顧德山自然是明白他的苦惱,聽著他的話,順勢用肩膀撞了撞童明,“怎麼,你還想撈個來自大城市的知識青年當老婆”說到這兒,他忍不住勸了句,“差不多得了,我都仨孩子了,童媽媽緊張著急也是正常的。”
以前他雖然結了婚,但是一直沒孩子,童媽媽看著他跟童明交好,怕觸及他的心事兒,甚少會當著他的麵催促童明結婚生子。可自從董美華懷孕到鎮上來產檢,跟童媽媽似乎一下子就熟絡了起來。
見多了顧小寶這麼乖巧的男娃娃,以及剛剛生下來的雙胞胎,童媽媽可不是越來越急。童明跟顧德山差不多年紀,再拖下去真就成老光棍了。
以前總說是家裡負擔重,但是如今女兒也嫁出去了,兒子轉正了,家裡房子有,車子也有,還攢了一些錢。身體好了很多的童媽媽,當然就有心思張羅個好的,媒婆沒少托,錢倒是沒多花,鞋子已經許出去好幾雙了。
就都盼著他趕緊成事兒,然後生個孫子孫女給她抱抱。
童明聽了他的話,頭疼得很,沒好氣給他一肘子,“行了,彆總提到這些事兒,煩得很。”他是真的很無奈,“我其實真的不著急,總得再攢點錢,我媽那情況你也知道,娶進門來不是耽誤了人家,也怕她自己受委屈。”
每年冬天都得在床上過,今年看著是好一些了,但誰能知道冬日裡是什麼情況呢。童明反正覺得現在的日子挺好的,真沒必要打破平靜。
他當然也挺想孩子,可也並不是很迫切呢。
“差不多得了,彆總想那麼多,人家姑娘願意嫁進來,你好好對她不就好了。再說了,童媽媽多好的性子,也不是那種會為難人的惡婆婆,怕啥呢。”顧德山反正覺得童明還真的是個不錯的對象,雖說家裡的確是有負累,可也比一些亂七八糟的人好多了。
要不是因為他是城裡人,還有正經的工作,他都想給童明介紹了。不僅僅是顧家村,董家村也有好些好姑娘,嫁到城裡來,好些人都願意呢。
“不說這些,到時候接了人,是直接安頓在學校聽說還給蓋了新房子”童明記得顧德山前段時間提了一嘴,但他忙著照顧剛出生的孩子,也沒多長時間能湊得上一起聊天兒的,對很多情況還真的是一知半解呢。
顧德山倒豆子似的將顧家村的情況給說了。
顧家村的學校已經落成,是三間寬敞的大房子,旁邊還起了兩個小小的廂房,是給老師們準備的。而房子後頭的院子也挺大,村長做主給開了地,種果樹種菜,交給這些孩子照顧,產出除了老師們吃,剩下的能給孩子們帶回家去。
而這些老師,除了申請到的鎮上給的教師工資補貼之外,村裡頭會額外給分口糧,每個月再貼補五塊錢。
對於農村人來說,這樣的待遇已經是極好,但對於外頭的有正式崗位各種補貼的知識分子而言,卻僅僅是能過活而已。更何況就憋屈在這大山裡頭,自給自足,想買個東西,出了村子得走老半天。好在這些人來到這兒也是為了錢,都是想要有個更加安穩的生活,劉爸劉媽就是如此。
他們原本覺得隻有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是在見識過運動幾起慘烈的狀況,聽到女兒描述的一些破壞者的威力,倒不至於萌生退意,隻是考慮的問題就更多了些。
說到底,劉家人並不是所謂的根正苗紅,他們跟外國人接觸過,曾經外出留學,如今尚且沒有太過穩妥的背景能依靠。就光一個劉政委,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加之女兒劉曉琪百般勸說,掏心掏肺的勸解,還是同意並且跟著來了。
在村子裡住著的這段日子,也看到了顧家村素樸醇厚的鄉性鄉情,加上是新房子,倒也住的挺舒坦的。因著顧老娘到鎮上照顧兒媳婦了,他們在村長媳婦的幫助下,還在院子裡開出來一小塊地,準備種點應季的蔬菜呢。
顧老娘是在董美華出了月子後才回了顧家村,一同回來的還有顧德山夫婦和顧小寶。而董老娘早就在幾天前被董強民接回去了,家裡倒沒什麼事兒,隻是有人給說了個對象,還得她回去坐鎮掌眼呢。
而回到村裡,顧老娘跟劉家父母相處起來也挺有距離感的。跟娘家時常蹦躂的梁茜不同,董美華的娘家人是顧老娘覺得最容易相處的,湊一起的時候還時常能聊點兒家常。如今對著劉媽,她反正是覺得沒什麼共同話題。
當然了,能照顧的還是要照顧的。
董美華出了月子就忙了起來,顧老娘時常會過來搭把手,她也徹底告彆了村裡養豬場的活兒,每天被困在家裡這一畝三分地上。顧小寶九月份開學了,即使他非常舍不得自家的兩個小寶貝,還是不得已老老實實背上小書包,成為了顧家村小學的一名小學生。
顧德山當然還是照常在屠宰場上班,每天往返於村裡和鎮上,確實挺累,卻還是乾勁十足的樣子。他如今身上背負的可是好幾口人的生計呢,可不得兢兢業業的。
火柴廠的手工活是照舊,顧德山將核算結錢的相關事項都交給了顧小濤,這個事兒就完全脫開手了。而他的提成也成為了村裡頭的經濟來源之一,顧德山換取了一家人的口糧,不算吃虧呢。
至於菌菇的晾曬工作其實已經進入尾聲了,這就是個季節性非常強的活兒,當初就是以村裡的名義辦的,大家忙活了一個夏天,換來的錢正正好好用於小學校舍的建設上,以及,靠小學邊上的鋪了水泥的空地。除了當季的時候晾曬糧食和蘑菇,現在還兼職給學生們早上做早操用。
在村長的堅持下,裝了個大喇叭,最前麵還帶了個簡易升旗台呢,搞得挺隆重的。
之後村裡頭大小會議大約都會在這兒舉行,兩間庫房比之前麵的曬穀場那邊的土胚房要結實很多,也寬敞很多呢。
“村長都安排好了,兩間房呢,估摸著是能夠住得下。”顧德山說著,舉著牌子揮了揮。童明倒是見過來著,隻是當初他年紀還小,這會兒估摸著忘得差不多了,這個牌子還是顧小寶給的主意,彆說,還挺管用的。
在車子停下來後,湧過來的一大群人,很快,就有一對夫婦留意到了他們。兩人提著大包小包的行禮朝顧德山的方向走來,那挺直的背和颯爽的走姿,讓留意到的顧德山很有好感。
儘管很相信童明的表叔的為人,但是在看到自己留意到的夫婦走到自己麵前站定,還是忍不住暗暗鬆了口氣。來的人好相處,其實是變相為自己的小鄉村免去了一定的麻煩。他熱情打招呼,“您好,我是顧家村的顧德山,這是童明。坐了這麼長時間的車也累了吧,彆嫌棄,這牛車乾淨著呢。”
說著,就招呼他們上車,順手就把他們提著的行禮給接了過來放上車。夫婦倆沒有拒絕,將東西放好後,對視一眼,然後男人跟顧德山和童明握了握手,“這是童明吧,好久沒見,都成大小夥子了。”何泰感歎著,“第一次見你的時候還是在你叔叔家呢,當時才這麼點大。”
他比了比自己的腰,見兩人都帶著笑,也給他們自我介紹了一下,“我是何泰,這是我的妻子李愛蘭,接下來要你們多關照啦。”
這一次來勢洶洶的運動衝擊到了他,儘管已經將所有的資產都上交了也不好過,兒子的工作調動下來後,他索性就偷偷帶著妻子離開了。因著童表叔的張羅,一路上還算是順利,原本忐忑不安的心在見到顧德山時就靜了下來。
“彆說什麼關照不關照的了,以後都在同村,打交道的機會多著呢。”顧德山招呼他們上車,“走吧,先去鎮上辦手續。村裡有些偏僻,路程還有些遠呢。”
童明跟著一起上車了,一行人趕往鎮政府的辦公樓。
所以事情都是童明一手包辦,等拿到了證明,何泰和李愛蘭都忍不住露出了個笑臉。“總算是安心了。”他拍了拍童明的肩膀,“本來該去跟你媽媽見一見的,時間不早了,還是下次吧。現在住得近便了,肯定會有機會的。”
顧德山插嘴,“以後會有機會的,先回村裡,我讓我娘準備了飯菜。”他跟童明打了聲招呼,喊他們上車,往顧家村的方向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補不了了,明天補,放假一天,,,就憋出來這麼多,哭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