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牛車哢噠哢噠往前走,何泰看著越來越荒的兩邊風景,心情就莫名開朗了起來。原本一直微皺著眉頭的李愛蘭如今也放鬆了表情,嘴角甚至有些笑意。
“德山兄弟,顧家村的情況你童叔也說過一些,但他自己到底也沒來過,還得麻煩你多指教指教。”他看到顧德山大約就知道了顧家村的情況,窮,但絕對都是明理的人,對童表叔的感激之情雖洶湧但還能按耐住,之後估摸著還真得去童家走一趟。
顧德山如今架著牛車可比以前厲害多了,轉頭看了一眼夫妻倆,都不耽誤手上的動作,開始跟他們介紹,“顧家村就是逃往過去的,當初為了多開戰亂上了山,找了塊還算是平坦的地方住下來了,也就紮下來根了。如今有些外姓人,但不多,大多數還是顧家的本宗人。”
他細細說明著人員的組成,然後又開始誇獎村裡頭的孩子們,“可懂事了,以前一直都是忙著火柴廠的手工活兒,村長說了,不能一直就是埋頭苦乾,多學些本事,說不定能有個其他出路”
吧嘚吧嘚將那些孩子誇出了花來,反正都不關他的事兒,全都是村長的功勞就是了。“之前我弟媳的父母也到了,現在他們也在小學當老師,後院開了塊地種著呢,你們來了,就有人分擔了,說不得還能招些其他村的娃娃。”
村長那邊已經跟鎮上報備過,得了好些補貼,老師每個月的工資以及開的條子換回來的書本等等,反正,是占了老大的便宜。至於以後人員擴充了該怎麼處理,村長有先見之明,隔壁還留出來好大的空地呢,擴建不過就是攢點錢的事兒。
“如今這路是好走了許多,村裡頭攢了好久的錢才修了的這麼一段,以後等有錢了,該修到山下去,就肯定更好”顧德山眼中有期待,讓何泰都忍不住笑了笑。
跟年輕人多相處的確是能讓人愉悅的事兒,尤其是他們這些吸收了許多負麵情緒的人,看到陽光向上的人,都忍不住跟著輕鬆了些。
李愛蘭跟何泰偷偷嘀咕,“等我們在這兒穩定下來了,就讓兒子把兩個孩子都送來吧,外麵亂糟糟的,也學不到什麼,還不如拘在我們身邊,也能安心些。”就這樣的世道,長遠地分離了,能有個安心的地方是非常幸運的事兒。
她不舍得讓孩子吃苦。
何泰也跟著點點頭,很是讚同她這個提議,“行,到時候就給他寫信去。實在要是不方便,我再去找老童想想辦法。”反正一事不煩二主,都麻煩了他這麼多次了,也不怕再麻煩他多一次。
到了顧家村的時候,炊煙已然升起,家家戶戶都有飯香味傳出來,孩子們三三兩兩結伴回家呢。顧德山沒有的耽誤,直接繞過了村裡頭一排排的房子,往自己家的方向去了。今兒他出門的時候跟董美華說過,會多做飯菜招待客人的。
自從村裡的小學開課之後,外頭就很少看到孩子們的身影了,原本背著背簍拿著棍子到處晃蕩的娃娃們都被拘在了學校裡,連帶年紀大些的已經可以乾活兒的那些都被安排每天上半天的課。
彆的不說,多認幾個字,也省的就當個睜眼瞎。
“前邊兒就是小學,然後後頭就是我家。”顧德山稍微解釋了幾句自己搬到這麼遠的地方的原因,坦白到幾乎通透的程度,“現在我也有孩子了,還是仨呢,兒女雙全,也沒有什麼遺憾了。”該要做的就是好好努力賺錢,給孩子們更好的生活。
總覺得一切都在往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顧德山頗為自得。說起村裡頭的事兒時那是滔滔不絕,畢竟顧家村的確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著,如今村子裡有了固定的經濟來源,有了小學,哪怕是在深山老林裡,他覺得也不算丟份。
安全不是嘛。
看劉家父母就挺適應的,小日子磕磕絆絆,但是也有滋有味的。村裡的老師多稀罕啊,大家都盼著他們能多照顧自家的孩子,所以也格外熱情,今兒你送把青菜,明兒我送倆雞蛋。他們倆在村裡頭住著,給孩子們上課,每天接受大家的好意,慢慢倒是覺出來好了。
何泰也覺得這樣的日子應該很不錯,他笑著說道“成啊,我們鄉下也種田,以後我可以少排幾節課,多參與你們的勞動,年底還能多分點糧食呢。”至於李愛蘭,就她那身子骨也不適合乾活呢。
顧德山能明白他的意思,笑著回到,“沒事兒,這還得聽村長安排的,村裡給老師的待遇不錯,口糧也夠養活你們的。”
尤其是今年,秋收的糧食可是比往年多多了去。交完公糧之後,攤到每戶都足足的量,根本不怕會餓肚子,大家都說今年的天氣好,地氣也足,所以糧食產量才會比往年好這麼多。隻有顧德山懷疑是跟顧小寶有關係,不過他當然不會多嘴。
大家的糧食夠,加上采摘蘑菇時從山上撈到野菜蘑菇果子,甚至是在晾曬蘑菇乾的時候一些邊角料,都大大豐富了大家的餐桌。其他不說,光是夏天就攢下來不少的菜蔬曬成菜乾做成醬菜的就不少,冬天也不怕沒菜吃呢。
董美華聽到動靜趕忙出來搭把手,幫著他們將行李卸在院子的廊下,然後招呼他們進屋洗手,“叔、嬸,快進來洗把手,飯菜都好了,趁熱吃呢。”說著,使喚顧德山去還牛車,自己跟他們夫妻倆搭話,“沒事兒,小學就在我們家隔壁沒多遠,等會兒讓德山用推車給你們把行李送過去就好了。”
至於牛車,村裡頭還有用呢,今兒東叔還沒到鎮上去,可不能在他們這兒耽誤了。
雖然現在糊火柴盒的活兒他們已經沒有抽成了,可也是村裡很重要的一個經濟來源,村長可是發話了,今年說不定能多分點錢呢,大家都可高興了。要知道現在每家每戶都有孩子在曬穀場那邊乾活兒,手腳勤快的每天都能得不少錢呢。
原先他們村裡頭的人窮極,住的可都是土胚房,茅草屋頂每年都得修呢。村裡的小學修建的時候,村長托了關係找了人,硬是拉回來好些紅磚,如今大家都看著眼熱,就想著好好攢錢,也給家裡換換。
如果能蓋個紅磚房,那可是頂頂長臉的事兒呢
跟顧德山不同的熱情,董美華讓李愛蘭有些不甚適應,但是很快她就調整過來了。想來這村裡的人大多都是跟她這般的熱情人,是跟城裡完全不同的狀態,的確該要適應的。
顧老娘將最後一個菜端出來放在桌子上,招呼正在屋裡頭看孩子的顧小寶趕緊出來吃飯。他今兒去上學了,剛剛回來,一回家就直奔妹妹們的房間,三兩下爬到炕上陪著。哪怕兩個孩子根本就沒醒,呼呼大睡著呢。
等會兒他又要去學校了,一想到自己根本沒辦法在妹妹醒來的時候跟她們玩耍,顧小寶就忍不住噘嘴。這兩個妹妹該不會是小豬轉世吧,也太能睡了
“小寶,快喊人。”顧老娘剛剛都問了,何泰的年紀也不小了,讓顧小寶喊伯伯是不合適的,還是得喊爺爺呢,“這是何爺爺,何奶奶。”
何泰看著跟自己小孫孫差不多年紀的顧小寶,忍不住將孩子給抱了起來,見他一點兒不羞澀,甚至在喊了人被抱了起來之後還好奇地盯著自己和李愛蘭看,他滿心歡喜,感歎地跟剛好進門的顧德山說道“這孩子養得真好”
真的是真心的誇讚,這樣的小農村裡,能有長得這麼水靈白胖的孩子,還被教的這麼懂禮,也是難得呢。
“您喜歡是最好,他已經在學校上學了,還得您多照顧啊”顧德山笑著說道,從廚房的角落掏出來一個小酒壇子,“難得的高興事兒,得喝一杯,也算是慶祝了。”
之前村裡頭的糧食產量不那麼高,釀酒的數量就少,他年前得了兩壇子,喝到現在也快要完了。顧德山知道今年秋收糧食多,釀酒的肯定也多了,這點瓶底全消耗了也不怕,這才舍得拿出來呢。
但說是一酒壇,實則倒出來也就是四杯的量。董美華還在喂奶呢,她不敢喝,顧老娘就給頂上了。顧小寶拿筷子沾了點兒放進嘴裡,隻覺得辣辣的,趕忙給自己夾了塊臘肉,然後很是嫌棄地看著他爹,顯然是沒明白為什麼他們喜歡喝這個東西。
顧家人熱情,何泰和李愛蘭也就顧不上拘謹了。這麼長時間他們也的確是餓了。吃飽喝足,顧德山也沒有耽誤時間,帶著他們,推著行李就往學校的方向去,然後喊顧小寶去村裡喊村長來。
“一共是兩間房,估摸著就能分給你們一間,裡外格局跟我們那兒差不多,也夠住了。”哪怕再來倆孩子都夠,當然了,等孩子長大了之後可能就夠嗆。不過顧德山沒想那麼多呢,“都是全新的房子,家具什麼的也沒有,不過我之前已經跟木匠說過了,估摸著這兩天能送來。”
也沒有多複雜的東西,就一個小小的床頭櫃,兩個木箱子,一個衣櫃,一張書桌和餐桌椅子。想來再給廚房安個五鬥櫃放東西,也夠夠的了。
顧德山大致說了一下,“如果您覺得還缺的話,就到木匠那兒跟他說說,給點錢就成了。”反正木材都是山裡頭拉下來的,手藝嘛,的確是值點錢呢。以前村人不喜歡錢,都愛以物換物,自從這紅磚房起來了,倒是都有新的追求,也愛“錢”了。
眼看著菌菇包的生意進入尾聲,顧德山這些天在琢磨著該給大家找個什麼樣的活計才能讓大家不要荒廢了時間。冬天這麼長呢,總不能跟以往一樣就在家烤火。
火柴盒當然還是得繼續的,聽說鎮上的工廠已經在開工了。工程隊入駐,接下來可能會熱鬨些,運動當然是轟轟烈烈,可也有機可乘了不是。他覺得還是得去走走,跟童明商量商量,找找商機才行呢
該乾活的年紀還是好好乾活,真到頤養天年的年紀,才有資本。不然的話,光靠著兒女的良心,隻怕是夠嗆呢。
而吃了飯的顧小寶也挺忙的,他背起自己的背簍,跟董美華說了聲就出門了。得去再上一節課,然後就是自由活動時間。他這個年紀的孩子不需要去照顧學校後頭的菜地和果子,他跟顧牛牛他們約好了,要去秘密基地那邊采收果子。
自從他在自己的芥子空間挪進去大量的果樹和菜蔬後,小小的山坳裡物產簡直不要太豐富。現在這個季節,蘑菇已經不怎麼長了,但是果子都成熟了。桃子櫻桃這些是過了季沒錯,但是板栗、山楂、大棗甚至還有一顆蘋果樹,都陸陸續續有結了果子可以摘。
以顧小寶的經驗,估摸著這批果子能一直摘到雪落下來的時候。總算是實現了自己的其中一個夢想,將秘密基地打造成後花園的顧小寶心滿意足,就想著給大家發福利,等會兒要帶著班上的同學一起去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