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山裡,蕭雪和江瑞妍每天都會找到事情做。剛剛做完了艾條,蕭雪站在幾袋晾乾的小麥旁,心中突然湧動著新的靈感。
“瑞妍,你看這小麥,飽滿而富有光澤,我突然有個想法。”蕭雪轉過身,眼眸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對正在不遠處整理工具的江瑞妍說道。
江瑞妍聞言,放下手中的活計,走了過來,她那雙充滿好奇的眼睛裡映出了蕭雪的笑臉和那幾袋小麥。“什麼想法?讓你這麼開心。”
“我想用這些冬小麥釀酒!我們自產的麥子,純淨無汙染,釀出的酒一定彆有一番風味。”蕭雪激動地說著,仿佛已經能聞到那未來酒香四溢的味道。
江瑞妍聽後,眼中也亮起了光芒,她拍了拍手,笑道:“好主意!我一直想嘗試做,釀酒聽起來既有趣又充滿挑戰,我們乾吧!”
於是,兩個不用帶娃的母親說乾就乾,她們先是從網上查閱資料,學習傳統小灶釀酒的方法,又根據山中的條件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小灶酒乃是采用古老而神秘的傳統工藝精心釀製而成,其獨特之處在於能夠運用各種穀物雜糧作為原料。然而,要想成功釀造出這種美酒,必不可少的便是一座柴火灶。對於這點要求,自然難不住聰明伶俐的蕭雪。隻見她目光敏銳地在木屋附近挑選了一處合適的空地,接著便與江瑞妍一同動手,挖掘起了泥土。
沒有紅磚,蕭雪就就地取材,用石頭和黃泥壘灶,用石頭建灶體,黃泥用於塑造灶膛,蓋木屋時剩下的水泥可以用來加固結構。
她們首先用石頭搭建灶體的基本框架。石頭與石頭之間要緊密排列,確保灶體的穩定性。幸虧山裡石頭多,蕭雪和江瑞妍用了一個小時就找來了一堆石頭。
然後用黃泥塑造灶膛,一邊塑造一邊調整灶膛的大小和形狀。灶膛內部要平整,以便於生火和烹飪。最後使用水泥對石頭與石頭之間的接縫進行加固,增加整體的穩固性。
確保灶體和灶膛的接口處密封良好,防止漏煙。同時,可以考慮在灶體外部塗抹一層水泥,以增加美觀性和耐用性。接下來就是等待乾燥了,讓整個柴火灶自然乾燥,直至完全固化。
兩人用了一天時間壘起了一個柴火灶。正好遇到周末,穆瞳和威洋帶著柴火灶需要用到的大鍋和甑子,以及管子、酒缸來了。這一堆東西把兩人累壞了,但一想到即將有小灶酒喝,這點累似乎也不在話下了。
壘好灶之後,蕭雪與江瑞妍一同精心地挑選出最為上等的小麥。她們深知,隻有選用最優質的原料,才能釀造出口感醇厚、香氣撲鼻的美酒。接著,兩人按照嚴格的標準,將水與小麥以特定的比例混合。水的高度需比糧食高出整整十厘米,如此方能確保每一粒小麥都能充分吸收水分。
待水溫升至八十度時,便是泡小麥的最佳時機。整個浸泡過程持續67個小時,期間需不時攪拌,以使麥粒均勻受熱。經過漫長的等待,小麥終於完成了初步的蛻變。
接下來進入關鍵環節——蒸糧。這一過程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初蒸,約需三十分鐘。在此階段,麥粒逐漸變軟,內部結構也發生微妙變化;緊接著是“悶水”,也就是向其中加入適量清水。這一步驟至關重要,其目的在於讓糧食徹底煮熟煮透,為後續的發酵奠定堅實基礎;最後則是複蒸,再次蒸煮約一小時,進一步激發麥粒中的精華成分。
糧蒸熟後,便輪到添加酒粬登場。蕭雪憑借著多年做甜米酒的經驗,精準地把握好酒粬的用量,並小心翼翼地將其撒入蒸好的糧食之中。隨後,務必將盛裝糧食的容器嚴密封蓋,以防外界空氣及雜質侵入影響發酵質量。不僅如此,還需在封口處鋪上一層熱騰騰的酒糟,既能有效提升溫度,又可增強密封性。
至此,一場轟轟烈烈的發酵之旅正式拉開帷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蕭雪與江瑞妍二人猶如守護稀世珍寶般,全神貫注、不敢有半分懈怠地緊盯著每一個細微變化,生怕錯過任何一絲一毫影響發酵進程的關鍵環節。
按照常理而言,首次發酵往往如同馬拉鬆長跑一般,需曆經整整一天一夜之久方可大功告成;而緊隨其後的二次發酵,則宛如一場更為持久的耐力較量,耗時大約在六至七日之間。
在如此漫長且滿懷憧憬的等待過程之中,她們兩人心懷虔誠,默默向天祈禱,衷心期望所有事情都能順遂無虞,進而如願以償地收獲那份足以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的絕世美酒。
然而,當聽聞整個流程竟要耗費如此之長的時間時,原本滿心歡喜的穆瞳瞬間如泄氣之球般萎靡不振,嘴裡嘟囔個不停:“哎呀呀,我原以為本周便能品嘗到此等美味呢!”麵對他這般天真可愛的模樣,江瑞妍不禁啞然失笑,略帶戲謔之意地回應道:“哈哈,你可真是異想天開啊!真正的好物向來都是需要耐心等待方能得來的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