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相比於這次的‘建木二號’改可會收式火箭,大家所關注的則是這次所發射的實驗航天器。
這枚實驗航天器代號綠洲,是一艘太空農場實驗倉。並且呢,這還是一艘膨脹式可充氣太空艙。
那麼什麼是膨脹式可充氣太空艙呢,這個解釋稍微有些複雜。簡單來說它就像是一個氣球,在發射的時候它屬於是收起狀態。等到發射到太空中後,對它進行充氣,它就可以像氣球那樣膨脹變大,從而形成一個內部空間較大的航天器。
這種膨脹式可充氣太空艙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研究,並且也有了一定的成果。而浩宇科技這次要發射的膨脹式可充氣太空艙,則是在這個基礎上全新改進後的全新一代技術產品。
聽起來這種膨脹式可充氣太空艙好像非常簡單,隻需要弄一塊好一點的材料,做成氣球,然後送到太空吹起來就行了。
可實際上卻沒有這麼簡單,首先所有的太空艙必須得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安全。
在太空之中環境比較複雜,就那國際空間站來說,它每天(二十四小時)將要經曆十六次日出日落。也就是說在這十六個交替晝夜之中,它承受正負近三百多度的溫差。白天在太陽照射下,它要承受一百多度的高溫,以及眾多有害的太陽射線。而沒有太陽光,它將承受零下兩百多度的極低溫。
這種高溫和低溫的反複交替,對於任何材料都將是一次嚴苛考驗。首先要確保在這種高溫和低溫的反複交替中,這種材料都能夠承受的了。其次呢,則是使用壽命,這種高溫和低溫的反複交替,將會增加任何材料的疲勞性,從而加速材料的老化,使用壽命極具降低。
此外,這種材料還要能夠抵禦各種有害的宇宙射線。我們地球是在磁場和大氣層的保護下,所以避免了各種宇宙射線的侵襲,所以使得我們人類和地球上的生命才得以幸存下來。
而在宇宙之中,少了大氣層的阻隔,地球磁場減弱,甚至是是沒有磁場,那麼就需要單靠飛行器來阻擋這些有害射線了。
當然了,在宇宙之中還有一大危險,那就是未可知的太空垃圾碎片。這些碎片非常的小,可能幾厘米,幾毫米,根本無法監測預報。
更何況還有一些太空隕石碎片,這些更難監測預報,要知道,我們地球每天都在遭受太空隕石的襲擊,這些隕石絕大多數都會在大氣層中化為璀璨的流星燃燒殆儘,隻有少部分會括在地麵,這也避免了我們人類免受太空隕石的襲擊。
而在太空中,這些每秒六七公裡速度的太空碎片以及隕石卻成為了航天器和衛星的致命殺手。儘管這樣的幾率非常的小,但並非沒有可能。按照國際空間站的相關日誌技術,它在服役使用的這些年裡麵,就多次被小的太空碎片和小隕石擊中。不過幸運的是,並沒有造成大的傷害。
所以對於這種膨脹式可充氣太空艙,自然也就給人了一種錯覺。認為它和氣球一樣很脆弱,稍微碰一下,很可能就會爆炸。即便是不爆炸,也會像氣球或者皮球那樣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