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小看這小小的簡牘,治國理政,大處易行,小處艱難。”
“捕亡簡,看似僅僅是一道邊關烽燧置所傳遞的公文,然而卻代表著一個國家末端政令法令的執行情況,關係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的生活。”
“欲行善政,必察微知著,以小見大,此之謂治大國如烹小鮮,全是仔細的功夫。”
“漢時,行儒皮法骨之策,通過這些文牘,便可對照漢時大律,推出其實地方法行之實際。”
“一件,也許為孤證,如果有成千上百之數,便可還複漢時精確得失,此必為今治國理政之鑒也!”
“漢律,乃蕭何之《九章律》,也就是前六章李悝的《法經》,後三篇蕭何的新製。”
“而關此簡者,及第二章《賊律》,第三章《囚律》,第四章《捕律》。”
“凡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為災,一亡也;縣館重責更賦租稅,二亡也;貪吏並公,受取不已民有七亡而無一得,欲望國安,誠難”
……
又是一大通,直說得三人頭大如鬥,卻又不明覺厲。
這夫子,哪裡是個儒學大師,簡直是律法天才!
一支小小的烽燧灰堆裡的簡牘,竟然讓他說出洋洋灑灑千萬言,還振振有詞。
高級,厲害了!
不知古思恩如何之想,反正略懂治政之要的李秀寧,感覺這孔穎達實乃大才,可惜淪落至此!
複過來她又一想,這天神教實在恐怖如斯!
這樣的微末小事,都已經在研究和重視,這主持之人的心胸謀略實在是高深得匪夷所思!
試問,當今的廣皇帝、想當皇帝的爹爹,會關注到這等級彆的小事嗎?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國者,無法則亂,無法不治;民者,無法則貧,無法不立。
然成禮法易,行禮法難,故慎禮法!
想到這兒,李秀寧陡然一驚。
她想到,東突厥人出如此大才之人,實非中原幸事,也須臾間更是老爹之大患者也!
可是,這不就是自己師門“以天下為棋”教旨之所願麼?
……
如果,能結識如此雄才大略、見微知著的人物,人生豈不圓滿?
至於爹爹的大事,也未必不能與虎謀皮、謀定大事後再行計較。
既然爹爹已經下定決定付出代價,那就隻剩下找到東突厥最頂端的那個人,來往談判就是了!
橫豎,就是多與少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