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正好如今太原、河東諸郡,普遍大旱,災民流離,物議紛紛!”
“佛有此兆,天有此災,實屬示警之狀!”
裴寂的話,簡直是誅心之論。
他的意思,就是要將天災和異象,統統指向具體某件事、某個人。
這,難道是要找背鍋俠的節奏?
“竟如此?”
道綽法師大吃一驚。
他一心向佛,也很關注民間疾苦,之事最近忙於寺務,倒是少了去民間走動、弘揚佛法。
再者,自從廣皇帝改革佛教以來,佛門和天下諸道門,已經很少參與官府政事。
這裴寂和李淵的意思,很顯要要借大佛赤淚之事,做文章呀!
“怕就怕,一些不明事理之輩,被心懷叵測者利用扇動,生事造反啊!”
“到時候,浩劫來臨,這佛門也就不是清淨之地!”
“大佛赤淚之事,處理不妥,難脫乾係啊!”
“淨明寺,可要當心行事!”
李淵如此一說,讓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那,國公的意思是?”
僧正慧清法師,是太原府的僧官,自然要在此時出麵。
聽唐國公的意思,就是想將此事歸根於佛門。
很顯然,這是在敲打佛門啊!
一直以來,因為文皇帝、廣皇帝都崇尚佛法、交好佛門的緣故,佛門一道始終和皇族保持著非常友好密切的關係。
而天下的佛門精英,自然對大隋的朝局走向門清。
做為天下第一門派,佛教一直都是各方勢力拉攏和爭奪的對象。
現在李淵做為關隴勢力的代表人物,很難說他沒有借機敲打,讓山西佛門低頭、甚至靠攏的意思。
可是,這佛門的選擇,關乎整個佛教在大隋的生存,無論是誰都不敢輕易下次決心。
“嗬嗬,我非佛門中人,隻是以政事而論!”
“本公素知佛門精英輩出,大智慧者也不乏其人。”
“當今災禍四起,亂賊橫生,佛門乃天下第一流教派,還請好好斟酌!”
“大佛赤淚之事,處於貴門,萬不可因此擾亂朝局政情,往速速拿出妥善法門,一定要給太原百姓一個交代,以平息不可言之禍!”
說完,李淵再不曾言,起身告辭而去。
“諸位大師,還請三思,謹慎行事!”
裴寂雙手合十,丟下一句滿含深意的話,也跟著李淵出門而去。
方丈之內,留下的一眾僧人,麵麵相覷,神色複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