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反坦克錐和四條反坦克戰壕相間分布,密密麻麻,東西寬度接近百米。
在所有的反坦克武器中,最簡單的就是“反坦克錐”。
它雖然不能直接摧毀坦克,但卻能讓坦克無可奈何。
坦克可以翻過山嶺、躍過壕溝,唯獨對三角錐形狀的水泥墩力不從心。
三角錐形狀的水泥墩並不會直接與坦克“硬剛”,坦克一旦沿著傾斜麵開上去,便會導致大部分履帶脫離地麵無法行動。
而密密麻麻,數以千計的水泥錐牢牢固定在地麵上,連綿數公裡組成的水泥長城,坦克無道可繞,就隻能使用火炮一個接一個摧毀它們。
這雖然隻是權宜之計,但卻完美達到了陳望的戰略目標,不僅可以阻擋日軍坦克部隊的推進,還可以消耗掉他們的彈藥。
畢竟,陳望隻要能守住廣福鎮四天,就完成作戰目標了!
不過,由於這些水泥石墩是幾天時間裡,緊急澆築和加固的,防護能力不佳。
它們雖然可以阻擋日軍坦克的直接推進,但隻要日軍開始炮轟和定點爆破,很快就能清出一條道路來。
但陳望可不會坐以待斃。
日軍的工兵和掩護步兵若是敢來,他組織起來的突擊隊,就會讓他們,有來無回。
反坦克戰壕和三角水泥墩組成的防禦陣地,正是國軍突擊團的主場。
而且,麵對這些水泥石墩時,日軍無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他們雖然可以用火炮和手雷定點消除,但密集轟炸,必然會使得地麵坑坑窪窪,坦克不可能迅速通過。
可若是不這麼做,繞道兩翼,那就得重新調整作戰計劃了。
要知道,廣福鎮以及兩翼周圍的村落,國軍都已經設下重防,想要從任何一處突破,都不簡單。
換言之,在陳望的部署下,日軍彆無選擇。
而他的計策並不僅於此。
日軍最後若是依靠強大的炮火,炸開一兩條勉強供坦克通行的狹窄通道。
那他也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讓吉住良和鬆井根都看看,什麼叫做足以載入史冊的“反坦克戰”!
此時的戰場前線,胡璉已經派出了從四個師中集結出來的精銳士兵,組成的突擊團。
這支國軍精銳的步兵突擊團,將依托於水泥石墩和加固過的反坦克戰壕,對掩護的日軍步兵,開路的工兵,展開快速打擊,從而延緩日軍坦克的進攻節奏和推進速度。
如此一來,陳望阻擊日軍四日的計劃,就能順利實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