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年的初春,地處膠東半島西南的呂縣,正籠罩在沉重的戰爭陰霾之下,到處彌漫著肅殺之氣。
春風中夾雜著硝煙的味道,還有城牆外,大地上新翻泥土的微微腥氣,內外都是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
遠處,呂縣西麵的沐水,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儼然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周品站在城牆上,眺望著北麵地形,神色凝重。
他正指揮駐守呂縣的主力旅,全力以赴。
數千士兵和民夫經過數日的緊張忙碌,城外的防線已經初具規模,四周散布著隱蔽的壕溝、掩體和臨時炮位。
其中,最為關鍵的城北陣地,士兵們正熱火朝天地修築工事。
一道道壕溝蜿蜒著切割開紅黃色的大地,沙袋和木樁構成了臨時掩體。
而迫擊炮,則被隱蔽在土堆後,炮口的方向已經校準,戰防炮的位置也已固定,掩體正被偽裝成天然起伏的地形。
“快,把這些沙袋堆得再高一點!壕溝口的偽裝也要做好,彆讓鬼子的偵察機一眼看穿了!”
國軍中的一名排長朝著這部下喊道,隨後親自動手,將一袋沙土扛上了壕溝。
而在城內,氣氛更為緊張。
百姓們中的老弱婦孺早已撤離了,隻剩下青壯年留在城中,協助士兵修築巷戰工事。
巷戰的布置正有條不紊地推進。民夫和士兵們分成不同小組,將每一條街道都用沙袋、木板、磚石加固成臨時堡壘。
他們有的在巷道交叉口堆砌沙袋,有的在屋頂搭建狙擊點,還有一些人在用木板和磚塊堵住部分道路,設置障礙。
不到兩天,呂縣城內,大大小小的巷道中,就布滿了交叉火力點。
城北的路口,一個年輕的學生抱著一卷手畫的圖紙跑過來,氣喘籲籲地遞給工事指揮的軍官:
“這是我畫的街區地圖,已經把狙擊點和火力交叉點都標注了。”
那個軍官接過圖紙,拍了拍學生的肩膀道:
“好小子,有你們這些有文化的人幫忙,我們這巷戰布置更靠譜了!”
那個學生有些害羞地撓了撓頭,當即對軍官笑著道:
“我看報紙上說了,‘新一軍’打仗超猛的,俺雖然不是軍人,但也不能落後!
周師長說我們要全部行動起來,抗戰是全國人民的事情,我們一定能守住呂縣,打跑鬼子!”
“說得好!”軍官拍拍學生的肩膀,笑道:
“咱們華夏有你們這些勇敢的學生,一定能打贏小鬼子!”
周品領兵入駐後,隨即開始了戰前動員。
呂縣的許多學生和知識分子,都自發加入了工事的修築行動中,有些甚至親自繪製地形圖,為巷戰提供支援。
而那些沒學過相關課程,不懂繪圖的年輕學生們,則是加入了施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