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懷疑鮑信是被曹操所害,也暗中做了一些調查,但沒有找到任何證據。
他不是魯莽之人,可沒有替鮑信報仇的想法,也沒有背叛曹操的底氣。
但讓陳宮不滿的事情,接連不斷地發生,他有些不淡定了。
先是在用人上,曹操唯才是舉,在職位安排上,並不符合陳宮的心意。
與他差不多同時加入曹操集團的文人謀士,陳宮和荀彧,都是出身世家豪族。
但荀彧的名望和士林中的地位都在陳宮之上,所以荀彧的職位在陳宮之上,他還能接受。
程昱的出身和名望,和陳宮在伯仲之間,但他投奔曹操在陳宮之後。
陳宮有助曹操收複兗州之大功,而程昱寸功未立,就被任命為兗州治所壽張縣令。
而曹操平定兗州以後,陳宮並沒有得到升賞,還是有職無權的東郡從事,這讓好麵子的陳宮,有些掛不住臉了。
陳宮性情剛直烈壯,年少喜歡結交海內知名之士。
因為曹操實行唯才是舉,兗州很多名士,沒有得到曹操應有的禮遇,心中頗為不平,就拿曹操是宦官親緣的出身背景說事。
這些話傳到曹操耳中,可是觸犯了他的逆鱗。
剛好兗州初定,曹操想要殺幾個人在兗州立威,就拿這幾個不長眼的名士開刀,下令處死數名兗州名士。
而被曹操抓捕的名士,大都是陳宮的好友。
陳宮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曹操處死,就硬著頭皮出麵向曹操求情。
但曹操置之不理,連一個都沒有放過,絲毫不給陳宮麵子。
這件事情讓陳宮大丟麵子,他在世家豪族和士林中的地位也大大降低。
以他剛直的性格,並沒有馬上和曹操翻臉,已經是他的極限了,因為他並沒有足夠的本錢和曹操作對,隻能隱忍下來。
曹操斬殺的名士中,有一個叫邊讓的,名聲可不小!
邊讓曾經當過九江太守,與曹操是同一級彆的存在,卻被曹操毫無顧忌地殺害,引起了包括張邈在內的兗州世家豪門的不安!
出身貧寒的戲誌才,雖然在曹操集團的職位和陳宮相若,但曹操對戲誌才的重視程度,卻遠在陳宮之上。
陳宮雖然心中怨氣衝天,但他並沒有發難的理由,隻是在心裡暗暗較勁,要表現出比戲誌才更加出色的才華,讓曹操重用自己。
誰知道,陳宮的算盤又落空了。
曹操居然把他閒置起來,讓他的才華居然沒有用武之地。
他甚至懷疑,曹操已經知道他調查鮑信死因的事情!
出征徐州這樣的立功好機會,曹操甚至沒有給彆人發表意見的機會,直接決定帶戲誌才出征。
而陳宮因為提前找荀彧做了功課,才在荀彧的推薦下,被任命為東郡守備。
性情剛直的陳宮,最向往的就是決戰疆場,發揮自己的軍事才華!
現在曹操擺明了要把他轉業到地方,等於要他放棄自己的理想,他決定不再隱忍了,他要讓曹操領教自己的厲害,為他不重用自己的錯誤做法付出代價。
陳宮的智謀還是不錯的,與他關係不錯的荀攸,曾經評價說“陳宮有智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