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領軍出征以後,陳宮就開始暗中謀劃,準備讓曹操後院起火。
以陳宮的智謀,急切之間,未必能想出什麼高明的主意。
但曹操出征徐州,可不是幾天的事情,他有的是時間進行謀劃。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陳宮很快就找到了事情成敗的關鍵所在,那就是陳留太守張邈。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是名重一時的東漢“八廚”之一。
張邈性情仗義,喜接濟窮人,江湖人士都願意依附於他。
他在江湖中的地位,大體相當於《水滸》中仗義疏財的晁蓋、宋江。
但因為漢代的察舉製與宋代的科舉製不同,張邈就比晁蓋和宋江幸運多了。
他在江湖上混出名聲以後,不需要走上山落草接受招安的曲線當官之路,就能直接被舉薦當官。
經過考核,張邈因成績優秀,被任命為騎都尉,後升任陳留太守。
曹操、袁紹、袁術等人,從年輕時就是張邈的好朋友。
袁紹、袁術、曹操號召各路諸侯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齊聚,曹操能高居副盟主,就是因為張邈、鮑信是曹操堅定的盟友。
汴水之戰,張邈雖然沒有親自參加,但派大將衛茲率部跟隨曹操、鮑信一起作戰。
袁紹當上了討伐董卓的盟主,時常表現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作為老朋友的張邈,經常直言責備他,引起袁紹的不滿。
袁紹讓曹操殺掉張邈,曹操不從,反而責怪袁紹說:
“孟卓是我們的好朋友,無論如何都該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亂,不應自相殘殺啊!”
張邈知道這件事後,與曹操的關係更進一步。
呂布在袁紹那裡混的不如意,就離開袁紹去投奔張楊。
經過張邈的地盤時,按照規矩,前來陳留拜會。
張邈這種在江湖上混過的人,非常在意麵子。
聽說名聲在外的呂布前來拜會自己,張邈覺得倍有麵子。
他自然也給足了呂布麵子,兩人相談甚歡,拉著手立下了誓言。
袁紹聽說這件事,無比氣憤。
當時曹操與袁紹說是盟友,但勢弱的曹操,相當於依附於袁紹。
張邈擔心曹操最終會替袁紹殺掉自己,心中總是不安,但因為兩人關係密切,還是相安無事。
張邈的陳留郡雖然歸順了曹操,因為兩人關係特殊,曹操並沒有將陳留控製在自己手裡,張邈還是保持著對陳留政務和軍事的控製。
曹操征討陶謙不用陳宮,他決定背叛曹操,定下計策以後,前去說服張邈。
陳宮對張邈說道:
“當今雄才四起,天下分爭,您擁有那麼寬廣的土地和眾多的兵士,處於四麵受敵的處境,撫劍四顧,也可稱得上是人中豪傑,卻反而受製於人,不是有損身份嗎?今天兗州城裡的軍隊東征,城內空虛,呂布是位驍將,善於打仗,勇往直前,如果暫且將他迎來,共同占據兗州,靜觀形勢,相機行事,這樣或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呢!”
喜歡馬謖彆傳請大家收藏:馬謖彆傳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