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場的比賽還沒有結束,現場除了馮正明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之外。
其他廚師還在一步一步的進行著。
雖然其他廚師沒有馮正明這麼迅速,但他們完成的質量也都很高。
顯然在經過開始的適應後,大師傅們還是逐漸掌握了技巧和節奏。
畢竟這些都是比較基礎的東西,可以說是大師傅們剛進後廚,幾乎是每天都會乾的,所以大師傅們還是很容易找到手感。
馮正明這邊完成,在考官確定各方麵都合格後,現場還是有老師傅們和評審再進行評判。
老師傅們的評判要更加的詳細,不光是要看花刀是否合格。
最關鍵的是,老師傅們還要品嘗菜品的味道。
要確定菜的味道沒有偏差,以及食材在口感上是否符合要求?
品嘗了一番,還是讓老師傅們相當滿意。
馮正明在現場很多人目光盯著,以及還有考官在旁邊隨堂測試的壓力下。
他依然是幾乎很完美把四道菜全都標準的完成。
關鍵他是現場第一個完成的。
這就像是考場上,馮正明第一個交了卷子。
然後在經過了批改後,發現他這張卷子竟然能得滿分。
老師傅們看向馮正明,他們真是不得不承認,馮正明已經具備大師傅的實力。
崔老師傅說:“正明啊,你這手藝難怪彙泉樓會在你手上煥發第二春。”
馮正明謙虛地向崔老師傅表示感謝。
“謝謝崔師伯誇獎,我想這些隻是一個廚師應該做到的基本功,我也隻是按照標準去完成。”
王老師傅說:“你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
蘇老師傅附和道:“不錯,尤其是在現場這樣緊張的狀態下,你能不受影響完成,真的是很不容易。”
老師傅們對馮正明的偏愛確實是溢於言表。
幾乎是已經到了不回避的地步。
不過老師傅們這份偏愛,倒也不會讓彆人覺得有什麼不妥。
畢竟馮正明是真正有實力的青年廚師。
這就像是很多人眼中的好學生,就應該獲得老師的偏愛一樣。
老師傅們品嘗後,並沒有著急給出馮正明打分。
還是先讓比賽專門邀請的評委先進行打分。
選拔賽邀請的評委,是省勞動廳專門為了選出最優秀魯菜廚師代表篩選。
一共是五位評委,一位是來自勞動廳,一位是省內知名企業家,一位是省裡的勞模代表,一位是受邀的僑胞代表,最後一位就是站在馮正明身邊的專業考官。
考官已經從專業角度給出馮正明一個評分。
剩下四位的評委則是認真的觀察和品嘗了馮正明的四道菜。
然後四位也分彆給馮正明打了一個分數。
勞模代表、企業家代表和僑胞,對馮正明的菜都是相當滿意。
尤其是勞模代表,覺得馮正明的技術水平實在是太高了。
同樣是作為技術水平擅長的勞模代表,對馮正明甚至有一種心心相惜的感覺。
所以勞模代表給馮正明的打分是直接給了一個滿分。
企業家代表是去彙泉樓吃過不少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