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家兩口子相當實在,吃過飯還領著馮正明他們去看了其他家的地。
去看了整個長山各處的一些山藥種植。
甚至在路上,還遇到了一個小村子請的戲班子在唱戲。
戲班子裡有踩高蹺的,還有劃旱船,當真是好不熱鬨。
馮正明看著戲班子,趕緊舉起手上的相機,把眼前這一切都拍下來,甚至還給一些戲班子的人拍了一些特寫。
拍特寫的時候,戲班子裡,和一些村裡的村民都相當開心,對著鏡頭露出真摯的笑容來。
拍完照片,馮正明笑嗬嗬問身邊老張。
“你們長山這邊還有什麼芯子?是吧?”
老張笑著說:“芯子是正月裡的,正月初三迎泰安奶奶回娘家,一直到正月十五返回。”
聽馮正明和老張聊著長山的很多東西,讓跟著的丁遠、高永福和侯冬都懷疑,馮正明是不是本地人?
老張也給大家形容了芯子的一些特色。
會有一些紮好的龍燈、獅子、竹馬、旱船等各種表現。
據說是長山的祖輩從點燃蠟燭搖曳火光中獲得的啟發。
所以被稱之為“芯子”。
丁遠、高永福和侯冬如同是在聽故事一樣。
這故事如果是老張這個本地人講。
可能三人不會覺得很有趣。
無非是地方上勞動人民祖輩組織起來的一個活動。
但馮正明在旁邊引導著老張聊這些。
兩個人相互交談式的解說。
讓丁遠、高永福和侯冬感到非常有趣。
再結合眼前村子裡辦喜事請的戲班子,也是有踩高蹺、劃旱船這些東西,會讓三人仿佛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
又在長山跟著老張轉了一圈,到傍晚時分,四人跟著老張回家。
今晚隻能是在老張家裡住一夜。
晚上老張媳婦還給馮正明他們專門做了魚吃。
讓馮正明他們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最後馮正明也是留了一些錢給老張家。
他沒有告訴老張的是,他準備回去之後把老張這邊介紹給三叔。
或許三叔那邊會需要老張村子裡的山藥。
第二天清晨,沒有驚擾老張一家人,馮正明四個人繼續上路。
走到太陽升起來,丁遠、高永福和侯冬三人問去哪?
馮正明指著前方回答:“長山離淄城不遠了,我們去淄城看看,魯菜三大分支裡,便是有一支淄城的博山菜,我們一起去見識見識博山菜。”
高永福這次有點迫不及待地站出來說話了。
“我知道,之前我進炊事班前,去學廚的時候,那個老師就是做博山菜的。”
馮正明笑著問:“那你沒有問問博山菜的細節?”
高永福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我還真是沒有問。”
侯冬見馮正明臉上掛著笑容,他馬上問:“馮哥你是不是知道什麼細節?跟我們講講吧。”
馮正明看向侯冬,笑嗬嗬地點了點他。
“你這是故意將我是吧?”
這話讓幾個人頓時都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