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頁。我們講到十番顯見的第一大科,直指見性是心非眼。
本經的第一大段是講“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圓三諦理主要是兩個觀念,就是我們在了解我們這一念心的時候,第一個了解它的不變的體性,第二個要了解它隨緣的作用。我們習慣性的想法,是在隨緣這一部分:你看我今生是一個人,我就把人來當作我生命的自體;我來生變成一隻螞蟻,我就變成以一個卑劣的螞蟻為自體;螞蟻的罪業受完了,我過去的持戒布施的善業起現行,我就變成一個莊嚴的天人,又以莊嚴的天人為自體。所以我們這一念心,習慣性向外攀緣。就是在因緣當中,迷失了我們自己的本性。我們很難回家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流轉一直不會停止。為什麼這個人死了以後又創造一個生命呢?因為我們妄想一直沒有停止,所以輪回不會停止的。祖師慈悲地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你的“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麵目”。我們習慣性地心是這樣出去的;這個時候它這樣子進來——就回光返照了。你不要老是向外攀緣。你看拜佛也向外攀緣,讀經也是向外攀緣,你現在要開始眼光向內:我生命的原點是什麼?我從什麼地方來?我“父母未生之前”是什麼麵目?就是本經說的那種寂常心性。
你說:誒,我找到寂常心性乾什麼?非常重要!第一個,你能夠發起菩提心,你相信你可以成佛。因為你找到你的寂常心性,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就相信所有的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因為它都不真實;你相信所有的善法波羅蜜都可以成就的。所以,我們今天的菩提心是依止寂常心性而建立的。第二個,淨土宗往生的信心也是根據寂常心性建立的。你看,我們是罪障凡夫,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你憑什麼跟他感應道交?從因緣上來看我們是配不上的,我們一點都不配。阿彌陀佛的國土是阿彌陀佛自己創造出來的,我們應該沒有份。之所以感應道交,是因為我們跟阿彌陀佛的本性相同,在本性當中“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所以我們研究大乘佛法要掌握兩個主題:一個是隨緣性。隨緣性講到因緣,那就是差彆。十法界的因緣果報,每一個人各式各樣,沒有兩個人、兩個眾生完全一樣。但是講到不變性的時候,如大乘佛法《華嚴經》和《法華經》,最後怎麼樣?入不二法門,自他不二。我們從這麼多的差彆當中,找到我們每個眾生的共同點。我們跟眾生有一個交集的地方。我們的心跟佛陀假設沒有共同點,那完蛋了,佛陀要救我們都沒有辦法。什麼是共同點呢?把我們這一念心歸零,把因緣法歸零,佛的因緣法也歸零。兩個人都把心帶回家的時候,大家就入不二法門。佛的本性是“如”,眾生的本性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所以你看,所有的本尊相應法,一定要通達“自他不二”,你念佛才能夠產生真實的信心,真實能夠帶業往生。這個就是本經所要發明的所謂的大乘不二的法門,所謂的寂常心性。
癸二、約客塵顯見性不動。分二:子一、默請。子二、正示。
好,我們看第二段,約客塵顯見性不動。
佛陀再一次從不同的角度來發明見性的道理。這個地方是約“客”。客人是相對主人來說的。主人他沒有來去的相,客人是來來去去,叫客。這個灰塵是相對於虛空而言。虛空中有很多灰塵,虛空是不動搖的,灰塵是上下左右擺動的。從客人跟灰塵的生滅當中來顯現見性是不生不滅,是不搖不動的。因為它必須通過因緣的對比,去顯現寂常心性的相貌。
子一、默請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默請;第二段,正示。
我們看默請。看經文:
阿難雖複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默請就是阿難尊者他不是用開口來啟請,是用默然的方式,是用一種行動的方式,來請佛陀繼續慈悲地開示見性的道理。
阿難尊者聽到佛陀前麵所說的“如是見性,是心非眼”。所謂的盲人,你看他眼根敗壞,他也能夠見,隻是他見到暗相而已,但是他能見的心性並沒有破壞掉。因為他過去有那個業力,所以他看到的一路都是暗相。那是業力的關係,是因緣的關係,跟見性是沒有關係的。聽了這個道理,他跟整個法會大眾,閉著嘴巴表示默然。
這個默然,古德說,可以說阿難尊者到這個地方是言窮理儘,無話可說了。但是他還沒有完全地開悟“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寂常心性,所以這個時候希望佛陀慈悲再加以詳細的開示。但是他並沒有講話,隻是默默地坐在那個地方,心中很虔誠、手合掌,眼睛看著佛陀,期待佛陀進一步的開示——就是以默然的方式來啟請。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古德說這一段默請的道理有兩層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