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九頁,“寅三、大眾茫然”。
我們要是讀《金剛經》,就知道整個修學的方向。《金剛經》就是講到,一個菩薩發了菩提心,心中有目標,要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他不知道“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其實我講實在話,降伏其心不難,佛法有的是很多的方便。如果你現在煩惱很重,你可以去拜佛,你也可以持咒,你也可以誦經。隻要你把心念安住在法上,其實妄想是禁不起佛法的對治的,它一下子就消滅掉,它不是佛法的對手。
對修行人來說,困擾我們的,不是說我們沒有方法,也不是說怎麼去對治妄想,問題是“雲何應住”——菩薩要安住在一個什麼樣的處所,對我們會產生最大的滅惡生善的效果。我們那個“住”的點找不到,這是一個問題點。而你住在什麼地方,就影響到你整個修行過程時間的長短。
我們大方向把三種人心中所住的處所講出來:
第一個是人天乘的人。人天乘的人很簡單,他以善法為住,住在善法。他不管怎麼樣,他的生命就是布施、持戒、忍辱……就是修善。以善法為住的人,他生命未來隻有一個方向——成就人天的果報,因為他的心以善法當作整個生命的歸依處,安住善法。但是善法是有相的東西,你住在這個地方,你就很有限量。有相的東西不可能無限地擴大,不太可能,所以他的福報是有一定的限量。所以你看,一個人生天,沒多久他又掉下來了,因為他住在一個有限量的東西。
二乘人好一點,以空性為住。他認為有相的東西都是無常敗壞,是沒有安全感的。觀察無常,生命是變化的,變化當中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從無常無我當中,他找到一個我空的真理,他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對於這些因緣法,不管是惡的因緣、善的因緣,他全部沒有興趣,他以空性為住。當然,他能夠找到一個偏空的解脫,但是他有一個問題,他成不了萬德莊嚴。
所以,有相的住跟無相的住,從大乘佛法來看都是偏一邊。
那麼我們會問,修行《楞嚴經》首楞嚴王三昧的人,你的心住在哪裡?雲何應住?簡單地講,就住在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住在一念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你整個生命就在經營你的心性。我們常說一句話:“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他認為這些人事都是假名、假相、假用,借假修真。你因為人事的因緣來成就你的福德資糧,來成就你的智慧的資糧。
其實,我跟你講一句話,你整個菩薩道隻做一件事情,就在你一念心中去把你的福德、智慧兩種莊嚴,莊嚴到你一念心性上,你就成功了。這一念心性是什麼?它是無相的。所以也可以說以無住為住,但是它本身不能落入斷滅。所以我們講“心性”,強調它是有明了性的,它是有作用。我們大乘佛法很少談“空性”。空隻是一種“以無所得為方便”,因為空性會讓人家覺得好像沒有明了性。大乘佛法是講心性,你住的處所是現前一念——無相無念的一個明了的心性,這個就是你住的地方。住了以後乾什麼呢?就在你一念心性當中好好經營,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去莊嚴你的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讓你的一念心性福慧具足了,你就成佛了。
當然,莊嚴你的心性之前,你要先找到你的心性在哪裡。其實它就在你的妄想當中。你隻要知道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就能夠找到你的心性。我們講稱性起修,前麵講到,它的體是離相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隨時能夠顯現的。我們能夠掌握它的體跟用,就知道怎麼修行了。
寅三、大眾茫然
好,我們看第三段,“寅三、大眾茫然”。
法會的大眾聽到佛陀前麵講到的破“是見”跟破“非見”,兩個都破:你說它有,也不對;你說它完全沒有,也不對。兩個都不對。這個時候大家就茫然不知了,不知道佛陀在講什麼。
我們看經文:
於是大眾非無學者,聞佛此言,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
在法會當中,特彆是三果以下有學的凡夫跟二乘,聽聞佛陀講到前麵的觀念說,見性是離一切相,“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又即一切法,又能夠“不離當處常湛然”,隨緣顯現一切的萬物,這個時候心中可以說是一片的茫然不知。
不知道什麼呢?不知道這個現前一念心性的“終始”。這個“終始”,蕅益大師解釋得最好。蕅益大師說,什麼叫作“始”,什麼叫“終”呢?這個“始”,蕅益大師說是我們有漏生命的開始。我們本來就是一念心性,這麼一念心性剛開始是怎麼惹塵埃的呢?就是一念不覺、一念的妄動,因為一念的妄動而不守真如本性,才開始有生死輪回。這就是事情的一個開始——一念的妄動,一念的不覺。那麼我們這些塵埃什麼時候結束呢?就是一念的覺悟。當我們慢慢地經過六波羅蜜的修學,回歸本性,這個時候輪回就消滅了,就叫作“終”。其實不管“始”、不管“終”,不管我們怎麼顛倒,我們怎麼造善、造惡,我們始終都沒有離開一念心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