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的主題,就是有關《楞嚴經》在我們日常修行上的應用。在講這個內涵之前,我們必須把《楞嚴經》在整個大乘佛教的定位做一個簡單的說明。佛教的修行是有一定次第的,不是說成佛之道是馬上成就的,它是有一個階梯一個階梯上去的。在古德對大乘佛法的判教,是把大乘佛法分成三個主要的次第。第一個就是所謂的安樂道。我們初修學佛法的時候是仰仗過去的善根,我們看到三寶起歡喜心,從皈依三寶、深信業果開始勉強自己斷惡修善。所以我們剛開始的修學主要的思想就是一種善業的修學,我們告訴自己不能去造惡,那麼勉強自己去造善,所以我們的心是以善業為主。那麼從善業的修學當中,慢慢地去創造一個來生安樂的果報,在生命當中慢慢地去創造來生的安樂。但是這樣的安樂道有一個問題,在《楞嚴經》上說,我們依止一種善念,這個善念是怎麼樣?是向外攀緣的、是向外追求的。
所以我們在修學善業的時候,我們有兩種過失,第一個不得自在,因為你要去布施、持戒、忍辱,你要假借外在環境的具足,如果沒有好的環境我們就沒有辦法去造作善業了。所以在整個修學當中,完全不能夠操之在我的,因為你心隨境轉。所以我們會覺得外境不斷地變化,你看昨天的因緣跟今天的不同,今天跟明天不同。所以當我們在修學善業的時候,我們的心是躁動不安、不安穩性的,就不得自在。第二個,你的心不得圓滿。因為當我們的心開始住在外境的時候,它是產生對立的。我們幫助了某甲,我們就忽略了某乙。所以這個善業的修行它的兩大過失,第一個不得自在,第二個不得圓滿。
所以我們剛開始從業力的修學中的安樂道慢慢提升到第二個階段叫作解脫道。解脫道的根本思想就是,你要從一個善念、一個慈善的心提升到一個覺悟的心,你必須要有一種智慧的觀照。這個觀照不是向外觀照,是向內觀照你的內心的一念清淨心,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們以前在修學善業的時候,心中是沒有家的感覺了,一直整天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會躁動不安。到了解脫道的時候,我們的心是向內安住的,依一念的清淨的不生滅心來麵對人生的因緣。這個時候外麵的因緣怎麼變化,你心是不動的。所以從一個善業的修學要轉成一種清淨心的修學,就是開始慢慢慢慢,我們不但是創造來生的安樂而已,我們開始去熄滅生死的輪回,因為你心不動,生死的業力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因為生死是攀緣心帶動的,你心一定要動,你才會有生死的。所以我們從一種躁動不安的心轉成一種清淨的寂靜的心,這個時候生死的十二因緣開始逆轉,我們以前是順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生老病死,那麼這個時候開始無明滅則行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所以我們慢慢慢慢地從善業的修學而轉成一種清淨心的修學,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從安樂道到解脫道。
那麼第三個階段,從解脫道再提升為菩提道,除了一念的清淨心的觀照,再加上我們菩薩大悲的願力跟善巧方便,廣度眾生。從清淨心當中再升為菩提心,這個就是慈悲心的問題、善巧方便的問題了。所以整個大乘佛教我們是分成安樂道、解脫道跟菩提道這三個重點。
身為《楞嚴經》它的主要思想是在第二個,就是解脫道。我們透過本經的修學,會讓一個躁動不安的心找到一個安穩的家,把心帶回家。三界是不安穩的。我相信每一個人到了這個年齡,你會感覺到生命是變化的,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生命,我們很難去抓住某一個東西,包括某一個人,包括某一件事情,我們會看到今天跟昨天是有差異的,我們也可以預測今天跟明天一定不同。那麼在整個生滅變化的三界當中,我們如何找到一個自己內心安住的家?這個是本經的修學重點——菩薩雲何應住?從安住當中才來談到菩薩的調伏其心。所以說本經的一個重點就是從安樂道到解脫道。那麼當然,如果我們《楞嚴經》安定了,那你有因緣學《法華經》跟《華嚴經》,廣泛地說明菩薩道的善巧跟大悲,那就從解脫道又提升到菩提道。所以本經的定位主要是發明一個菩薩的解脫道的修學內涵。
好,我們看經文。《<楞嚴經>修學應用》基本上分成六個主題,把整個《楞嚴經》的結構分成六篇,我們分成六個次第來跟大家研究。
第一個就是我們這次的主題叫《正見篇》。《正見篇》就是探討一個大乘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你應該用什麼樣的思想跟智慧來觀察你的人生,培養一個菩薩的正知見,這第一個。
第二個是《發心》。我們在行動之前一定是有一個願力,菩薩應該怎麼去發心,這個願力才會堅固,才會圓滿?這個是從《楞嚴經》的角度來探討發心的問題。
第三個是止觀。這個《止觀篇》我們會講到本經的二十五圓通,我們會摘錄幾個代表性的來討論我們怎麼真實地去回光返照,去正念真如,去把心帶回家,這個是《止觀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