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講】_淨界法師【首楞嚴王三昧】要義_思兔閱讀 

【第一零五講】(1 / 1)

請大家打開講義237麵,戊二、彆示七趣。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經》。所以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本經在大乘的修學當中的定位就是引導你開悟。所謂的開悟,簡單的講,就是引導我們去了解這整個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到底它是從什麼地方而來。佛法認為生命的重點是它的根源,因為你不能掌握它的根源,你就不能去改造生命。「你從什麼地方來?」如果我們連我們自己的身心世界從什麼地方而來,我們都不知道,那我們怎麼去改變自己呢?

本經當中的開悟,它的一個方向的思考,簡單的講就是「正念真如」。“真如”這個字它的意思就是說,一個真實的,不變化的東西。在本經當中所謂的「真如」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我們無始劫來在心性當中一念的妄動,我們可以說是背離了真如本性,心外求法,就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然後創造了我法二執,才會有現在生死輪回的果報。所以在本經當中你會發覺,佛陀在開示因緣的時候,他會不斷的告訴我們「把心帶回家」。《楞嚴經》的思考,他一旦入了《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後,它不管遇到什麼人事的因緣,它就把心安住在一念的心性,從一念心性來觀察整個人生。所以它剛開始第一件事情,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我空法空相應的一個明了清淨的心性,先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然後再做一個空假中的調整。

其實本經我認為它不完全隻是開悟,它有一種修正煩惱的效果。當我們從身心世界觀進去心性以後,所謂的「正念真如」以後,那這時候要起觀,空假中三觀。「空觀」是照了心性不變之體,我們觀察一切諸法的因緣,都是緣起性空的,也就是當我們入空觀的時候是本來沒有這個東西,我們生命本來沒有這個身心世界。「假觀」這是重點,這一大科是講假觀;當我們念頭一動的時候,那就有很多的假名、假相、假用。

前一科講到「情想」的時候,本經是把假觀分兩部份:一、隨順情想的妄想,這是一個開啟眾苦之門的觀;第二、隨順智慧觀照這一部份的假,這是開啟了整個安樂功德之門。「假觀」就好像一個開關,你這個開關一打開機器就啟動,你開啟的是一種痛苦的開關,就啟動了惑業苦,你開啟的是一種安樂的開關,它所啟動的般若、解脫、法身,所以這個「假觀」是重點。當然我們過去習慣性的是心隨妄轉,我們開啟的是痛苦的開關,所以我們在心性的十法界之門當中,我們啟動了六凡法界之門,其實我們另外一個門,我們一直沒有打開,但那個門是存在的。

所以這地方就是說,我們現在的重點,是我們怎麼去把心中的情感降低,把心中智慧理智的這一部分增加,這時候你就開始啟發諸佛的功德之門,也就是我們改造我們的生命,你要先改造你對生命的心態,心態要改變。

我們這一科,今天的主題來看,我覺得佛陀他的方法是,怎麼改變心態?他從二方麵來改變,第一個他要你先了解這個果報的痛苦,你要怖畏當來的果報。你看它每一個煩惱都有一個結果,菩薩看到這結果的時候要生大怖畏想。我們要改造煩惱,如果對這煩惱所帶來的後果一點都不怕,你很難改變。

所以你看本經,我們馬上要開展的整個「十習因,六交報」,就是你要先怖畏當來的果報,怖畏果報。第二、由因地產生出離之想,你對煩惱跟罪業產生厭離心,我從今以後不再起貪瞋癡,你要這種厭離的想,然後你再生起空觀的對治,觀察你內心本來就沒有這個煩惱,那個時候才有力量。也就是說,我們雖然平常經常修空觀、修不淨觀、修無常觀,但是因為我們對煩惱的結果沒有產生怖畏,所以我們沒有力道,那個覺心不夠。

所以在修假觀當中,我們先觀察痛苦的結果,然後再找尋痛苦之因,先對結果產生怖畏,再對因地產生厭離,那你怖畏心、厭離心成就以後,你就容易修行上路。我們看佛陀怎麼引導我們對煩惱跟罪業,乃至於整個痛苦果報產生怖畏心、厭離心。

「彆示七趣」個彆解釋七趣差彆的因果。我看這一段經文,佛陀的意思他是重視果報,他果報的比例相當的高,因地講的不多,把七趣的果報顯現出來。這當中有七科,示地獄趣、示餓鬼趣、示畜生趣、示人趣、示天趣乃至於示修羅趣。在第一科顯示地獄的趣;“趣”包括業因也包括果報,不過偏重果報。這當中分三段:一、總標。二、彆釋。三、總結。

庚一、總標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此等”指的是地獄的果報,都是我們因地身口意的造作,就是自作自受。這當中的因地有「十習因」,十種煩惱的惡因,因為十習因而受到六根的果報。

庚二、彆釋(分二:辛一、明十因。辛二、明六報)彆釋地獄果報的因跟果。分兩段:一、明十因。二、明六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被迫加入妖精籍的我成為至強 墨爺的三胞胎和他們的神棍媽媽 鶴唳長安(探案) 懸崖之下,大佬教我修仙 神算嬌妻:攪動全城風雨 退婚?好啊,我要把你家買下來 赴春潮 我青梅,我能不了解? 絕症你逼我獻血,我死你後悔什麼 靈異複蘇,無所謂,反正我有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