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張坤去賣魚的時候,劉安給了他兩張紙。
一張房契,上書“南城永安巷一百二十六號”,下方附圖四至,長四丈寬三丈。
連房子帶院子,還沒他在桂花裡的房子大,卻要花二十兩銀子。
真特麼貴。
一張戶籍:戶主張坤,於大興三年八月初八,遷入澧水縣城。
張梁,戶主胞弟,隨兄遷入。
為了能讓石頭跟著進城,張坤給他改名張梁,並認作胞弟。
若是張坤去辦,少不得銀子開路,耗個十天半個月。
劉安出馬,一天搞定。
在張坤看來,讓他賺點錢,是應該的。
至此,張家兩代人進城的夢想,一朝實現。
張坤帶著石頭連夜搬進城內。
沒進城之前,在城牆的隔絕下,張坤曾對城裡有諸多幻想。
進城之後,隻覺稀疏平常,除了房屋排布整齊,地上鋪著青磚以外,沒啥特色。
有點像前世的古鎮。
依著房契指引,二人扛著為數不多的行李,找到位於永安巷一百二十六號的宅子,就此住下。
這一夜,張坤睡的格外安穩。
……
第二日,張坤找到劉安。
“掌櫃的,以前聽說城內有機會習武,不知您可有門路?”
在此方世界,想上進,隻能走武道。
白猿拳見不得光,一旦被發現,極有可能引來猿門的追殺。
所以他要找彆的門路。
劉安雖然貪小便宜,但他辦事還算靠譜。
“你想習武?”
劉安訝異的看了張坤一眼,捋了捋胡子:“想習武,無非三條路子。”
“其一,花大價錢請人上門教授,此舉花費頗大,非富貴人家承擔不起。”
“其二,賣身權貴,忠心誠懇乾上幾年,主家會傳授武學。”
“其三,投身武館、醫館等有武學傳承之地當學徒,學徒學徒,三年為奴,熬過三年,有機會習武。”
張坤忍不住問道:“沒彆的路子嗎?比如花銀子買本秘籍,自個修習?”
劉安冷笑:“你當武學是什麼?照著一本拳譜,就能練成?”
“知不知道什麼叫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知不知道什麼叫走火入魔,五勞七傷?”
“像你這種想法的不在少數,每年把自己練成殘廢的,大多都是你這種人。”
“況且,你以為武功純粹是練出來的?”
“錯,想武道有成,除了名師指導,還需大量外敷內服各種補藥,補氣養血。”
張坤若有所思:“掌櫃的意思是,還是可以買到拳譜?”
彆人他不知道,他確實可以靠著一本拳譜,練出一身好武功。
劉安聞言一滯:“合著老夫給你說了這麼多,你就聽出來這?”
張坤雙手一攤:“那您看,您老人家說的三條路子,哪一條適合我?”
“我連在城裡買套宅子,都用儘了力氣,哪拿的出銀子,請名師上門指導?”
“賣身為奴或給武館當學徒,哪還有時間收魚?”
劉安無言以對。
半天憋出來一句:“小哥要不彆練武了,習武之人那麼多,真正練成的又有幾個?”
“不如專心收魚,雖不能大富大貴,起碼衣食無憂。”
“憑你城裡人的身份,討個漂亮賢惠的老婆,豈不樂哉?”
張坤認真道:“掌櫃的言之有理,可要是不試一試,在下總心有不甘。”
“請掌櫃的放心,我就試一試,絕不拿性命冒險。”
劉安沉吟片刻。
“你還有銀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