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佑安:高一的挑戰與文理分科抉擇(16歲)
高一的鐘佑安,踏入了新的校園,一切既新鮮又充滿挑戰。新的高中校園比初中大多了,教學樓莊嚴聳立,校園裡綠樹成蔭。他每天早早起床,整理好自己的校服,檢查書包裡的課本、筆記本和文具,然後匆忙趕去學校。
在課堂上,課程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質的飛躍。語文課上,開始接觸更複雜的文言文和現代文學作品分析。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字詞和深層的文學寓意,需要他花費更多的時間去理解。他會在課本上密密麻麻地做筆記,課後還會查閱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一次學習《離騷》,他為了搞清楚其中的典故和屈原的思想感情,在圖書館泡了好幾個小時。在課間,同學問他:“佑安,你覺得屈原為什麼要寫這麼長的詩來表達自己的鬱悶啊?”鐘佑安回答道:“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和對奸佞當道的憤懣吧,你看這裡的詞句,都飽含著他的情感呢。”
數學更是讓他感到壓力巨大,高中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遠非初中可比。函數的概念從簡單變得複雜,數列和不等式的難題常常讓他絞儘腦汁。他在課間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問題,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解題思路。有時候為了一道數學題,他會和同學爭論得麵紅耳赤,直到找到最佳的解法。有同學說:“我覺得這道題可以用這個方法做。”鐘佑安立刻反駁:“但是這樣會忽略掉一個條件,你看這裡……”
英語的詞彙量和語法難度也大幅提升。他每天都要背誦大量的單詞,通過閱讀英語文章來提高自己的語感和理解能力。英語課上,他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無論是口語練習還是閱讀理解分析,他都努力做到最好。課間時,他還會和同學用英語簡單交流,同學打趣說:“佑安,你這英語越來越溜了,都快成小老外了。”他笑著回應:“還差得遠呢,還得努力。”
理化生和政史地這些科目也全麵展開。物理的力學和運動學讓他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化學的各種反應和實驗讓他著迷,生物的細胞和遺傳知識則像是打開了一扇探索生命奧秘的大門。同時,政治的理論、曆史的故事、地理的環境知識也讓他領略到了不同學科的獨特之處。
隨著高一學習的深入,文理分科的問題逐漸擺在了麵前。楊真真和鐘皓天經常和鐘佑安討論這個問題。餐桌上,楊真真會關心地問:“佑安,你有沒有想過選文科還是理科呀?你覺得自己對哪些科目更感興趣呢?”鐘佑安皺著眉頭說:“我覺得物理和化學很有趣,那些實驗和理論都很酷。但是我語文和英語也不錯,曆史政治也能理解得挺好,我真的有點糾結。”
鐘皓天則從就業和未來發展的角度給他分析:“理科以後的就業麵可能會廣一些,像工程師、科學家之類的職業都需要理科知識。但是文科也有文科的優勢,比如你可以從事文化、教育方麵的工作。”他們還會一起分析鐘佑安各個科目的成績,發現他的數理化成績比較均衡,文科中語文和英語有優勢,曆史政治地理成績也不錯。
鐘佑安自己也在思考。他在學校裡會和同學們交流文理分科的想法。有同學說理科難但有挑戰性,以後發展好;也有同學覺得文科輕鬆,不用做那麼多複雜的計算。他在圖書館查閱資料,了解不同專業在大學的課程設置和未來的就業方向。他知道這個抉擇關係到自己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方向,所以十分慎重。
在經過一係列的思考和權衡後,鐘佑安發現自己在做物理和化學實驗的時候,那種探索未知的興奮感是其他學科無法給予的。每次解開一道數學難題,他也有著極大的滿足感。而且他對未來的規劃逐漸清晰,他希望能夠進入理工科領域,鑽研一些前沿的科技。雖然他文科也不錯,但理科對他的吸引力更大。
於是,在一個周末的家庭聚會上,鐘佑安鄭重地對楊真真和鐘皓天說:“爸媽,我決定了,我要選理科。我喜歡那些科學實驗和理論,我想在這方麵深入學習。”楊真真有些擔心地問:“你真的想好了嗎?理科會很辛苦哦。”鐘佑安堅定地點點頭:“我想好了,我不怕辛苦。”鐘皓天看著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既然你決定了,那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吧。”
鐘逸軒、華悅溪:初二的成長與探索(14歲)
鐘逸軒和華悅溪初二的生活豐富多彩。他們每天背著書包,穿梭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在教室裡,初二的課程難度逐漸加大。語文課上,文言文的篇幅和難度增加,他們需要理解更多的字詞含義和古代文化知識。鐘逸軒本來就對語文有興趣,他會把文言文裡有趣的故事講給華悅溪聽。有一次學習《桃花源記》,他興奮地說:“悅溪,你說這個桃花源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要是能找到就好了。”華悅溪笑著回答:“也許隻是作者的一個美好想象吧。”他們在學習中互相討論,互相啟發。同桌聽到了,也加入進來:“我覺得就算不存在,我們也可以想象那種美好的生活呢。”鐘逸軒點頭稱是:“對呀,那種沒有戰亂、安居樂業的地方真的很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