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堯給正在和中年文士較勁地李承乾打了個招呼,便帶著裴行儉與薛禮出了府。
“話說那廝到底是誰?這般手段當真是環環相扣,若不是兄弟你深入虎穴,某家還當真不知道便在我崔府左近,隱藏著這麼大的隱患。”崔堯騎上馬,對著裴行儉說道。
裴行儉檢查了一下手槍的彈藥情況,便道:“陛下已經問出來了,那廝姓堯,乃是蒲州刺史堯君素的小兒子。”
崔堯恍惚了一下,便問道:“堯君素?聽著有些耳熟啊,何人?”
“前隋最後一個忠臣,算是隋煬帝的死忠吧。
堯君素在楊廣還是晉王時便是其侍從,楊廣登基後,他因忠誠和才能屢次被提拔,成為鷹擊郎將。
他治軍嚴格,即使在局勢不穩、隋軍常有逃兵的情況下,他的部隊也無人逃跑,深受楊廣信任。
我朝太祖起兵之後,堯君素跟隨驍衛大將軍屈突通一起鎮守河東,以拱衛長安。
河東是我李唐進軍長安的必經之路,但屈突通和堯君素擅長守城,雙方激戰許久,唐軍始終未能攻下河東城。屈突通選擇帶兵救援長安後,堯君素獨自堅守河東一年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屈突通歸順大唐後,前往河東勸降堯君素,但堯君素厲聲拒絕,認為屈突通作為大隋的肱骨之臣,應該保衛社稷,而不應替他人當說客。
即使麵對太祖讓其妻子勸降的情境,堯君素也毅然射死了自己的妻子,堅守君臣大義。
堯君素明知隋朝已窮途末路,但其人自有自己的堅持。
在糧儘發生人吃人慘劇的情況下,最後是他的部下不得不將他殺死以開城投降。
雖然有人認為堯君素的忠是一種愚忠,為千瘡百孔的前隋殉葬,但他的個人操守確實無可指摘。
先帝為了表彰他固守忠義,克忠臣節的高尚品德,追贈他為蒲州刺史,並尋訪他的子孫予以厚待。
那廝便是他的後代之一,名為堯臣,也不知當初是怎麼操作的,這廝竟成了吳王李恪的司馬,嘖嘖,前隋忠臣之後,侍奉擁有半數前隋血脈的李唐皇子……
不出事才有鬼呢!”
崔堯默默點頭,隨後便道:“這人是個有謀略的。”
裴行儉點頭。
“可惜時運不濟。”
薛禮插言道:“可否得知,彼輩是如何知曉我等今日要去那家布莊的嗎?按說此事根本不可能事先得知啊。
娘娘與我夫人幾人,分明是在北市隨意溜達的。”
崔堯回想了一番方才所查的賬冊,言道:“或許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守株待兔。
那賬冊中有記載,魏王長史,也就是我二哥下招商令的時候,吳王便在北市購置了十家店鋪。
且,生意都還不錯,主要經營蜀錦、荔枝煎、劍南燒春以及趙坡茶。
某家亦不知其中究竟有幾家商鋪、幾家暗樁,或者兼而有之。
我已經告知了蘇將軍,讓他帶人查封去了。
想必……”
話音未落,當三人剛剛進入北市,竟聽到有人大喊:“走水了!走水了!快快……”
崔堯歎道:“還真是多事之秋啊。”
裴行儉看了看起煙的方向,有些遲疑道:“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唄。”
“走水的地方,似乎就是我等出事的那家布莊。”
薛禮聞言手搭涼棚,隨即驚慌道:“夫人!”
隨即就要策馬狂奔。
崔堯與裴行儉連連勸阻。
崔堯還道:“早就查過了,那鋪中沒有她們四人。”
薛禮揪著崔堯的脖領子怒喝道:“你放屁,當老子眼瞎不成,你看看那房頂上抱柴救火的,不是我夫人還能是誰?”
???
崔堯與裴行儉連忙看去,隻見那房梁上蹲著二人,不是褚欣兒與柳氏又是何人?
至於抱薪救火,既然有這麼個成語,說明這事便是合理的。
三人不再遷延,打馬狂奔,邊跑邊當街呼喝著“夫人。”
恰似那癡情郎子或是那劣等紈絝。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吾乃世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