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之前運河島對“乾隆十三年陳焱主修、俞荔編uan《詠福縣誌》0卷。為本縣第二部縣誌。”這段記錄的理解不對。
此處的第二部縣誌是指時間上的第二部,不是有一部的同時想補充信息於是又選了個名字再添了一個第二部。
之前看過的,清朝的《詠泰縣誌》,就是百科中引用的,清乾隆時期的《詠福縣誌》!
可是這也很奇怪。
網站上的這篇清朝的《詠泰縣誌》非常簡略,通篇隻有406個子,包括標點。怎麼看都不像是能有0卷的樣子。
每卷隻有40個字有什麼意義呢,又不是要發微博。
更重要的是,和現代版本比起來,這份清代版本十分不完整,就像是隻抽取了其中一部分一樣。所有的記錄都是偏“事件”的,像是一部年代大事記。其餘信息比如人文地理,風俗習慣,一直於生產生活幾乎完全沒有涉及。
如果不是因為它這麼簡略,運河島之前也不會生出同一時期有兩本一繁一簡的不同名字的縣誌的想法。
這些沒出現的信息是沒有收錄,已經流失,還是無法用當前的辦法查到
不同年代的人文地理風俗信息總不能像軟件更新一樣舊的被新的覆蓋了吧
這資料想要找起來難度巨大。就連確認它還能不能查到都不太容易。繼續讀讀彆的記錄吧。
明代的《詠泰縣誌》更簡短,性質和清代版本很類似,隻記錄了大事。比較有趣的是,裡麵記載了嘉靖三十七年(55年)李樹生桃。這算什麼…準確性存疑還是古代嫁接或者是用隱晦的方法記錄了彆的什麼事
之後一年記錄有倭寇來襲,令人不快,559年就鬨倭寇了啊。知縣周煥不屈戰死,之後倭寇大肆搶掠。
讀完之後再看下一條,居然是…
題目是“宋《詠泰縣誌》”。因為第一本《詠泰縣誌》是明代編的,所以這一記錄要麼是於宋代編寫的其他縣的縣誌,要麼是摘自其他版本的屬於宋代的部分。
這篇記錄中有一處寫道,“崇寧元年因避哲宗泰陵諱,改詠泰縣為詠福縣。”所以隻能是第二個可能了。也不知道是摘自哪個朝代哪一版。
不過這麼一看,有可能網站中的記錄的題目一直是這個風格,由此或許可以猜測或者認為,之前讀的清《詠泰縣誌》並不是清代版的《詠泰縣誌》,也不是摘錄,而是從更新的版本中摘錄出來的清代發生的事件。
如果這樣的話,運河島其實自始至終都沒有讀到過清乾隆時期的《詠泰縣誌》。
現在想來,似乎之前也有端倪,因為那清代篇的記載的最後一條是發生在宣統年間的。之前運河島沒覺得可疑,是因為他對編寫過程存在誤解。他下意識的以為,一本縣誌是動態更新的,開個頭之後就放好,有大事發生了後人就填上去。然而情況並非如此,這一點可以從新版本的縣誌中沒有任何9年或者以後的記錄這個現象中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