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整晚上的威逼利誘,江萬春和樓福寧認捐了二百四十萬兩白銀,其餘一百五十四名鹽商則認捐了一千二百三十二萬兩白銀。
這個結果,連顧養浩、許恩隆、劉致遠也不敢相信,但卻的確是真的。
三人一番緊張而興奮的商議之後,決定平分江萬春和樓福寧認捐的二百四十萬兩,剩下的一千二百三十二萬兩則歸周延儒,隻要能把這個瘟神打發走,他愛貪多少貪多少,那是人家的本事。
當周延儒從睡夢中醒來時,顧養浩已經在樓下等候多時。
"玉繩,你交代的事,已經辦妥了。"
"啊?這麼快?籌了多少?"
"揚州的鹽商捐一千二百萬,我和許禦史、劉知府一共捐了三十二萬。"
周延儒露出了驚訝的笑容。
他原本還擔心這些鹽商會不肯出錢,所以故意往高了說。
就算打個三折也能弄上三四百萬。
沒想到竟然說一千二百萬就是一千二百萬,而且這麼順利就籌集齊全,這實在是大出意料之外。
周延儒臉上笑開了花,拍了拍顧養浩的肩膀,“老哥,你立了大功,小弟回京後,一定會向陛下稟報,你就等著陛下傳旨嘉獎吧。”
顧養浩心中暗喜,連忙長揖而謝:“玉繩,多謝多謝。”
周延儒笑道:"說多謝的應該是我。這樣吧,我隻要一千二百萬,那三十二萬的零頭就退給你們三位吧,總不能讓你們受了這麼大的累,還破這麼大的費。"
顧養浩心裡樂開了花,嘴裡卻不停地推辭。
過了七八日,鹽商們陸陸繼繼將認捐的銀子送到了運司衙門。
周延儒望著堆積如山的白花花的銀子,高興得合不攏嘴,立了這麼大功,入閣算是穩了。
他寫了一封密折,報告籌銀一千二百萬兩,派人快馬加鞭送往宮中,然後收拾行李,準備啟程回京。
一輛馬車滿載也隻能拉二千四百斤,一千二百萬兩銀子需要四五百乘馬車才能裝完。
為了節省時間,更為了安全,周延儒找到漕運總督楊一鵬,讓他通過京杭運河將一千二百萬兩白銀的巨款安全運往北京。
這本就是漕運總督的份內之事,楊一鵬自然滿口答應。
一千二百萬兩白銀,整整一萬箱,每箱剛好一千二百兩,裝得齊齊整整的,在重兵押解之下,從鹽運衙門運往揚州運河馬頭。
數百乘馬車川流不息地運了整整兩天才運完。
運到碼頭之後,又是繁瑣的交接手續,總共動用了十二隻大船。因為事關重大,楊一鵬行文沿河漕運官員,務要小心謹慎巡查河道。
泰昌元年四月十七日,船隊從揚州碼頭起航了,一路順風順水。
然而,當船隻即將抵達山東臨清河段時,河麵上突然出現了十來隻小船,橫七豎八攔在河心。
負責押運的漕運僉事張敏行心中一驚,立刻下令鳴鑼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