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閱兵有感》
莫春炳
2025年九月3日
八十年前老英雄,
九十分鐘秀東風。
鐵甲洪流誰能擋?
一代天驕貫蒼龍。
賞析:
《觀閱兵有感》是莫春炳於2025年9月3日創作的一首短詩,全詩雖僅二十八字,但卻生動地展現了閱兵的壯觀場麵,抒發了對祖國強大軍事力量的讚美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的詳細賞析:
“八十年前老英雄”,這句詩開篇便將時間拉回到八十年前,那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無數英雄兒女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尊嚴,挺身而出,浴血奮戰。他們是那個時代的脊梁,是中華民族的英雄。這裡的“老英雄”,不僅僅是指那些依然健在的抗戰老兵,更是泛指所有在抗日戰爭中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的英雄們。他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敬仰。這句詩為整首詩奠定了曆史的厚重感和莊嚴感,讓我們在觀看閱兵的同時,不忘曆史,緬懷先烈。
“九十分鐘秀東風”,“九十分鐘”點明了閱兵的時長,在這九十分鐘裡,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依次亮相,展示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而“東風”則是中國一係列先進導彈的代稱,如東風係列導彈,它們是中國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大的威懾力和打擊能力。“秀東風”三個字,形象地描繪了閱兵式上東風導彈等先進武器裝備展示時的壯觀場景,仿佛是一場精彩的表演,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力量。這種展示不僅是對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成果的檢驗,也是對國內外敵對勢力的一種威懾,彰顯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鐵甲洪流誰能擋”,“鐵甲洪流”一詞生動地形容了閱兵式上裝甲車輛方隊的強大陣容。一輛輛坦克、裝甲車整齊排列,氣勢磅礴,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滾滾向前。這些先進的裝甲裝備,是中國陸軍戰鬥力的重要體現,它們具有強大的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能夠在各種複雜的戰場上發揮重要作用。“誰能擋”三個字,以反問的形式,強調了中國軍隊的強大戰鬥力和無敵氣勢,表達了對中國軍隊的高度自信。這種自信源於中國軍隊多年來的現代化建設和實戰化訓練,源於中國軍人的英勇無畏和頑強拚搏精神。
“一代天驕貫蒼龍”,“一代天驕”在這裡指的是中國軍隊中的優秀將領和士兵們,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是國家和人民的守護者。“貫蒼龍”則寓意著中國軍隊如同一條巨龍,穿越蒼穹,展現出強大的力量和威嚴。龍在中國文化中是力量、權威和吉祥的象征,將中國軍隊比作巨龍,不僅體現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也表達了對中國軍隊未來發展的美好期許。這句詩升華了整首詩的主題,將對閱兵式的描寫上升到了對中國軍隊精神風貌和國家形象的讚美。
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雄渾壯闊,通過對閱兵式上老英雄、先進武器裝備等元素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和精神風貌,抒發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中國軍隊的崇敬之情。同時,這首詩也讓我們深刻認識到,強大的國防是國家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應當銘記曆史,珍視和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
閱兵,不僅僅是一場軍事表演,更是一次國家力量的展示,一次民族精神的凝聚。當我們看到那些老英雄們坐在車上接受檢閱時,我們看到的是曆史的傳承;當我們看到那些先進的武器裝備隆隆駛過天安門廣場時,我們看到的是國家的未來。莫春炳的這首《觀閱兵有感》,讓我們在欣賞詩歌之美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閱兵的意義和價值。它讓我們感受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信念。
喜歡唐詩宋詞漫話請大家收藏:()唐詩宋詞漫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