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有心縱亂
看著跪在麵前的張紀達,程三五有些發懵,他回頭望向阿芙,對方隻是支著下巴冷笑。
阿芙一眼就看出張紀達的用心,他根本就不是真心感激,而是得知仇敵已死,加上被揭破秘密,為求出路,立刻試圖攀附內侍省,滿腹心機算計,一點都不灑脫。
“這個……我可不知道範中明跟你們有什麼仇怨。”程三五擺手道:“就是因為他要殺我,所以我才殺他,你們要是有什麼陳年舊怨、狗屁爛賬,可彆賴到我身上。”
“恩公誤會了。”張紀達起身說道:“範中明早年間曾為禍江淮,許多名門俠士為他所害。我等方才誤以為恩公是範賊本人,所以才冒險前來行刺,不料竟是錯認。”
“你們膽子可真不小。”程三五笑著說:“萬一讓你們成了,那罪過可就大了。”
張紀達連連稱是,其實從一開始,他挑選參與行刺的俠士,不光是看武功高低,而且往往是與範中明有著刻骨仇恨,為了報複可以拋棄一切的亡命之徒。
再怎麼說,刺殺一名內侍省繡衣使者,必定會引來追查。而且張紀達為了確保自己不受牽連,已經準備好事後將同行俠士全部殺害,斷絕所有線索。
至於殺死範中明的十萬貫賞錢,張紀達根本就不在意,因為他意在兼並江淮武林,讓聽雨樓基業壯大才是他的理想。
比起一味在武學上勤修苦練,張紀達更希望掌握權位,劍法練得再好又如何?整個江淮武林麵對內侍省,不過就是一群待宰的牛羊,根本不堪一擊。
事實上,張紀達一度非常羨慕範中明,如果自己可以取代他的地位,那他完全不介意出賣武林同道。
隻可惜如今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但是向內侍省卑躬屈膝、阿諛奉承,或許是繼續向上攀爬的可能。
“恩公有所不知。”張紀達立刻祭出法寶:“當年為了對付範中明,江淮武林各家各派湊出十萬貫錢財作為懸賞,希望能有高人誅殺此獠。今日得知恩公為江淮武林除此大害,這份懸賞理應獻給恩公!”
張紀達便是要借這一份懸賞作為敲門磚,從而搭上內侍省的門路,對方是連範中明都能殺敗的高手,連揚州都督府的高長史都要用心巴結,自己討好他斷然不會有錯。
何況這十萬貫錢財又不光是自己出,張紀達一點也不心疼。
“十萬貫啊……”
然而程三五平淡表現讓張紀達有些失望,他仿佛對此興致缺缺。轉念一想,以內侍省的權勢,到了地方上肯定有官員爭前恐後地投獻,十萬貫錢財估計還真不放在眼裡。
“不止十萬貫錢財,另外還有幾座莊園宅邸!”張紀達唯恐無法拉攏程三五,連忙說道:“在湖州就有一座占地十數頃的大莊園,如果恩公想要過目,隨時可以動身!”
此等諂媚之意,在場所有人都看出來了,以至於程三五都有些嫌棄了,隻能望向阿芙。
“既然有懸賞,為何不要呢?”阿芙卻沒那麼多忌諱,她本就想在江南尋一處安身之所,既然對方主動送上,那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收下。
至於張紀達這個人,以後有的是辦法慢慢對付。
“對對對,恩公若是不肯收下懸賞,那不就顯得我們江淮武林言而無信了嗎?”張紀達連忙說道:“而且此事還需要請眾多武林同道一起見證,不如就選在湖州那處莊園如何?”
“呃……我沒所謂啊。”程三五瞧了阿芙一眼,大概猜到她的心思。
“顧連山除了讓你們來殺昭陽君,是否還提及其他事?”阿芙繼續問。
“沒有!絕對沒有!”張紀達趕緊解釋:“其實顧老……顧連山所說,我們一開始也不相信,後來還是聽說內侍省的昭陽君來到江都城,我們這才犯了糊塗要動手。”
阿芙沒有好臉色:“昭陽君來到江都的消息傳遍江淮武林,可為什麼隻有你們幾個人前來?”
張紀達臉色尷尬:“因為、因為範中明武功太高強,當年試圖報仇的人本就不少,可無人成功。後來聽說他進了內侍省,更沒有人敢對他動手了。”
程三五聞言沉思,儘管範中明死在自己手裡,可僅以武功論,此人的確高深。程三五最後也是靠著發動潛藏的饕餮邪力,方能一舉逆轉頹勢。
範中明能夠被閼逢君看中,本就證明此人能為,江淮武林沒有人能夠勝過他,其實也不算奇怪。
“顧連山如今身在何處?”阿芙早就知曉江淮武林是一群庸輩,即便是張紀達這種肯主動出手的人,照樣是滿肚子心機算計,沒有純粹武人的本心。
本心不純,武學一途終究走不長遠。
“我實在不知。”張紀達誠懇答道:“此人來去如風,我也試過打聽,可惜一無所得。”
阿芙帶著審視目光,再問:“那你知曉顧連山這麼做是何用意?”
張紀達眼珠亂轉,他感覺這個問題怕是性命攸關,若是答得不對,這碧眼胡姬估計立刻就要摘了自己腦袋!
“這……數十年前,恰逢女主臨朝,江淮一帶因此爆發叛亂。”張紀達搜腸刮肚,回憶相關過往:“顧連山當時就在叛軍之中,後來傳聞他死在戰場之上。如今重現江湖,武功比當年還要高深莫測,興許是得了什麼奇遇……我看這人就是天生反骨,當年事敗不成,如今又想謀反。”
顧連山有什麼打算,張紀達的確不清楚,但既然內侍省的人親自過問,為了日後前途,張紀達隻好出賣這位武林前輩。
反正內侍省肯定最恨逆賊反賊,那乾脆就把十惡不赦的罪名扣在顧連山頭上,讓他們去對付這位前輩高人。
這種多年前的武林高人再度現世,對於張紀達壯大聽雨樓的野心,無疑是極大阻礙,他還愁沒法處置。既然可以仰仗內侍省,他定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阿芙哪裡看不出張紀達那點心思,不過這樣正好,乾脆利用此人,把顧連山與江淮武林分化開來。
武林門派往往都是在地方上經營日久的豪強大戶,顧連山如果要起兵造反,必然要籠絡這些武林門派,讓他們帶著門人弟子、部曲家丁參與其中,否則難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