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的講道給了眾人極大啟發,可接下來的分組討論卻產生了極大分歧,經常無法進行下去,甚至還出現抄板凳互毆的情況。
有人翻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一直到資治通鑒,也沒找到與老仙所說內閣製相似的東西。
倒是從【汲塚書】中找到“共和”的跟腳,正是那位“好專利”的周厲王釀出災禍,被迫逃亡,史稱“彘之亂”。
召公請衛武公暫代執政,自己與貴族會議輔政,是為“共和行政”。
有人覺得這不錯啊,但也有人覺得是開倒車。如果周朝的製度好,那麼為何最近兩千年大家為何行的是秦製?
難道兩千年來的人全都錯了?其中有聖賢,有大儒,難道你比他們更高明?
還有戶部誰做主官,吏部誰來管?是不是都是塞音教出人,那召集大夥來是看戲嗎?
軍方最反感預算製度,敵人都打來了,火燒眉毛了,做個屁的預算啊?問就是老子不會,難不成你要再搞一出空印案不成?
劉學勤是故意缺席分組會的,他在場,彆人隻有聽的份兒。他不在,大夥兒才能暢所欲言。
自古以來,人們的認知是最難統一的。而且現在是大明洪武朝,人們普遍接受的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豈能因你老仙幾句話而改變?
自然有人會把每天的會議紀要送過來給他過目,到最後,老仙也看不下去了。
有先知先覺者,有後知後覺者。故以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
他劉學勤是先知,隻能做那個啟蒙者。
“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係之舟。”
“你們這些人,是不配談論道的。你們儘是些飽食之人,自以為瀟灑,其實思想固化而狹隘,是世俗的利益徹底限製了你們的想象力,忘記了批判,何談超越自我?沒有能量躍遷,如何量子糾纏?”
“滿室銅臭!”
劉學勤用輕蔑的語氣說出四個字,包括藍玉在內,絕大多數人慚愧地低下頭。
和俗人在一起,可不就是蠅營狗苟嘛。但聖人隻要出現,你就會覺得自己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就不是個東西。
境界之差,判若雲泥!
“我們自治區就是行共和製,朝廷這塊行內閣製,包括內閣、法官、合議會三個部分,是的法官獨立存在。”
“內閣裡頭有個掌總的,就叫首輔吧。其餘有工部、農部、戶部、軍部、吏部、教育部、外事部、商業部、稅務部等。”
“地方行政搞簡單些,改為府縣二級結構,設三府:臨洮府、秦州府、隴西府。”
“下麵,我說說合議會。”
合議會必須代表社會的四個主要階層:學、農、工、商。
其實還有一塊,就是教,這個教指的自然是塞音教。四大階層要把自己的組織建立起來,分彆是學會、農會、工會和商會。
合議會中,塞音教占35的席位,工會占25,其餘三家各占20。
合議會推舉首輔人選,審核、通過自治區法律和法案,審核並通過內閣年度預算等。
因為合議會有否決權,所以對內閣有極大的製約。
考慮到這個時代交通、信息效率低下,首輔任期為十年,最多擔任兩屆。
眼下沒有彆人有總攬全局的能力,劉學勤隻能先自任自治區內閣首輔。
將來肯定得設置次輔,但現在哪有那些人才啊,隻能虛位以待。
部長與知府平級,但由於部長在中樞,能接觸到最高指示,所以大家感覺還是部長更吃香。
朝廷結構定下,接下來爭鬥的焦點就在各級主官上麵。
與大明的尚書製度不同,劉學勤采取了後世的部長製,留下若乾副職編織,將來好往裡塞人。
戶部部長沒有懸念,由庶務堂堂主熊天球擔任。
農部部長給了蘭縣的王西寶,此人是個大地主,土地比趙安還多。蘭縣有句諺語:“四匹馬和兩個主人被拴住,被拴住的是儲存糧食的人。加普外河是一棵搖錢樹。”
他家占著百裡長的紅穀川,劉家堡跟人家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之所以有這麼多地,因為王西寶的爺爺是王保保,秦王妃觀音奴(趙敏)是他姑奶奶。
馮理任教育部長,黨娥任工部部長,劉用任吏部部長,李月峰任商務部長,關途任軍部部長。
其餘還好說,關途這個軍部部長資曆方麵是有欠缺的。
藍玉係反對呼聲很高,二舅馬寶河方麵也頗有微詞,說老仙卸磨殺驢。
後來還是經過桌麵底下肮臟的py交易,才達成一致:
軍部準備成立六個混成旅,給藍玉係兩個旅長,其次子藍太平占一個旅長位子;二舅係一個旅長,一個副旅長。
既然自治區守住了,那就要考慮向外開拓了。在大明人眼裡,西域和烏斯藏幾乎是不毛之地,但劉學勤不嫌棄啊。
有人口就有市場,有土地就有資源。
段嗣宗和楊寓分彆擔任秦州府和臨洮府知府,陳寵出人意料地當上了隴西知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