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華心中早有應對之策,便道出了事先準備好的話語:“那人化了妝,真實容貌不明,但卻認得我。”
他知曉陳柏軒的擔憂所在,便將心中所想說出:“這份地契既然是我購回的,那麼鐵礦便歸我所有。往後無論發生何事,皆與陳氏宗族無關。”
陳玉華如此說,便是為消除陳柏軒的顧慮。他也無意將鐵礦贈予宗族,冶煉出的鋼鐵也打算自用。
總不能把鐵礦給了宗族,然後自己再從宗族買鋼鐵用吧?
“我想聘請宗族鄉勇隊的部分人員去守護鐵礦和工坊,會負責他們的飲食與訓練,給予他們酬勞,並且每年向宗族捐贈一千兩銀子。您覺得可行否?”
陳玉華望著陳柏軒,靜候其決定。
他這麼做,等同他個人為宗族輸送巨額利益,相信陳柏軒應當明白。
倘若族長不同意,陳玉華便打算招募外族人員,還能減少開支,隻是如此一來他與宗族的關係便會疏遠。
那並非陳玉華所期望的,畢竟在封建社會,同族之人乃是最為信賴且得力之人。
陳柏軒陷入沉思,陳玉華提出的這些構想,他必須審慎對待。
首先他分析了鐵礦歸屬的問題及其利弊。
地契是陳玉華花費兩萬兩銀子購得,這不僅是一份地契,更可能是全族的滅頂之災,為安全計,歸陳玉華所有更為妥當。
如此仍不保險,還需先暗中籌備一份將陳玉華逐出宗族的族譜,以備不時之需,可避免全族受牽連。
確定了首要問題,而陳玉華的輸送利益方案清晰明了,他沒有拒絕的道理。隻是每年一千兩銀子的捐贈需更名為租借鄉勇的費用。
鄉勇一分為二,如此既能繼續保留洪教頭的職位,而後鄉勇可以輪替,如此所有鄉勇皆能接受陳玉華的訓練。
陳玉華為人慷慨大方是眾人皆知的,鄉勇為他效力,定然比在碼頭賣苦力掙錢要好得多,加之去鐵礦和工坊勞作的族人也能有不錯的收入,宗族的整體麵貌將會改觀,就不再是持續衰落的態勢。
如此一來,青雲仙長關於陳氏宗族氣運會因為變數而轉變的話便也靈驗了。
而陳玉華果真是能夠改變陳氏宗族氣運的變數!
心中做好了周全的打算,陳柏軒便將自己的想法向陳玉華一一陳述,不過卻未提及會另外暗中準備一份族譜。
陳玉華也沒有提出異議,他隻要能夠名正言順地調用宗族的鄉勇,讓族人為自己辦事,就有信心在宗族中樹立自己的權威,擁有話語權。
將事情談妥,陳玉華收起鐵礦地契,把那一萬兩的銀票置於陳柏軒麵前。
“族長大伯,我的為人您是知曉的,這筆銀子既然說是給宗族的分紅,那便是分紅,您且收下吧!”
既然陳玉華如此堅決,陳柏軒便不再與他推讓,含笑著將兩萬兩銀子的銀票都收起。
“有了這些銀子,宗族諸多事務皆可操辦,都要感激華子你啊!”
這雖是事實,但陳玉華不會當麵承認,趕忙擺手說道:“您老可莫要這般講,一個宗族能否昌盛,族長最為關鍵。宗族能逐漸好轉,您老才是功勳卓著之人!”
“你這小子!”陳柏軒用手指點了點陳玉華。
兩人換上茶盤,叫來陳明清兄弟三人一同商討開采鐵礦和冶煉的事宜。
“你柏民叔的父親會煉鐵,他學了不少本領,就讓他為你冶鐵。”提及冶煉的師傅,陳柏軒對陳浩嵐說道,“三兒,你去將你柏民叔叫來,就說有好事給他。”
陳浩嵐就提著燈籠前往陳柏民家尋人。
“那族中可有懂燒灰之人?”陳玉華還要燒製水泥,同樣需要有人負責。
雖說燒石灰與燒水泥差異頗大,但他所需的僅是一位具備一定燒製經驗的老師傅。
陳柏軒點頭,“自然是有的,還有燒炭的,都有!咱們當年尚在大陽山裡時,任何物件都需自行打造,大多數類彆的工匠都有。”
陳玉華聞之大喜過望。他未曾料到陳氏宗族竟是一個寶藏宗族,隻是他對於為何未見有人以工匠為業謀生感到疑惑。
陳柏軒解釋道:“宗族遷徙至此地後,所有族人皆獲一筆安家費,又分得田地,便無人再從事往昔的營生。況且到了此地,他們原先的手藝也無用武之地。”
“原來如此!這些人我都是我需要的,大伯能否將他們都請來,隻要他們願意聽從我的安排做事,我會給予他們高額報酬。”
對於陳玉華的請求,陳柏軒都支持,又派遣陳明清和陳明傑出去尋人。
過了片刻,堂屋裡便座無虛席,後來者都是身懷手藝之人。
陳玉華喜不自禁。他雖懂得技術,卻也隻是從書裡看到的,想要將其轉化為真正的技術,就需相關人才去實踐。
經過一番交流,陳玉華已對這些工匠有了大致的了解,便起身對眾人說道:“諸位若願意,我每月給予三兩銀子,一旦將我交付給你們的活計做好,每月至少可得五兩銀子,做得越出色,月俸越高。現今諸位表個態,願否隨我做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