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李世民眼中,一個稱職的皇帝應該具備收攬和掌控朝臣的能力。
而對於道德這樣抽象的概念,不過是用來將對手踩在腳下、審判敵人的工具罷了。
李世民自認為不會像楊堅那樣昏聵,僅僅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瑣事”就廢掉了自己精心培養了十幾年的太子。
然而,李泰的言論令李世民深感失望。李泰從未從帝王的角度看待問題,而是以臣子的視角來思考,這讓李世民感到十分失望。
“既然你心裡萬般不屑高明,那你去東宮所為何事?”
李泰支支吾吾沒有說話,他之前的話漏洞百出,問李承乾為什麼放棄太子之位?這種理由顯然不能讓李世民相信。
“你是想去東宮刺激高明的吧,一如之前你知道他被朕禁足東宮,去嘲笑他一般?也不對,上次你就被他打了一頓,這次去東宮你還敢一個隨從不帶,和你平日謹小慎微的行事風格不同,朕料想你是和高明達成了什麼協議,但是高明今日朝會此舉又和你們當初商量的不一樣,所以你準備去找他問個明白吧。“
李世民根據自己的猜想還有察事聽回稟的消息,把李泰去東宮的目的給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李泰哪裡肯承認,死鴨子嘴硬的道
“沒有的事,兒臣就是覺得大兄今日風言風語的,怕是傷到了腦子,特意去看望他的。”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在朕麵前編排他要殺你!他都願意退位了,你還想著趕儘殺絕?你就一點不顧念兄弟之情?”
李世民劈頭蓋臉的訓斥讓李泰委屈極了,
“我都說了沒有冤枉他,父皇為何就是不信兒臣的話。”
“張阿難。”
李世民喊了一聲張阿難,張阿難快步走了進來,躬身道
“奴婢在。”
“讓太子來見朕。”
“是,陛下。”
張阿難隻是看了一眼李泰,就又出門了。
“既然你那麼想和高明對質,那就讓你們對質。”
“對質就對質。”
李泰雖然還在嘴硬,但是心裡有些慌了,他雖然怕李承乾把和他交易的事說出來。
但是一想到李承乾讓寫的欠條自己沒寫,東西也沒給他送去,根本沒有把柄在他手上,底氣又足了幾分。
李世民沒有浪費時間,他快步回到了禦案前坐下,繼續專注地看著手中的奏折。
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眉頭漸漸皺起,最後緊緊鎖在了一起。
都畿道和河南道地區今年遭受了嚴重的旱災,蝗蟲災害也有爆發的跡象。
當地刺史緊急上書朝廷,請求調撥大量的糧食用於賑災救民。
同時,高句麗與百濟聯軍對新羅發動攻擊,新羅發來十餘道求援書,更是派遣使者來到長安,懇請大唐出兵援助。
此外,河北道連續多月降下暴雨,引發了大規模的洪水災害,導致眾多百姓失去家園,四處流亡。
地方官員紛紛上奏朝廷,不僅請求朝廷提供資金來安置這些受災民眾,還希望朝廷能派遣精通瘟疫防治的醫生前往災區救助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