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雲有征戰天賦,亦有忠義仁信,以弱冠之齡在常山國身居要職,這已經比大部分的武將都要強了。
倘若天下不亂,趙雲大概會在常山國不斷的積累閱曆和戰功,厚積薄發,一步步累功升遷,封侯拜將也不是不可能。
但可惜。
如今的天下,早已經成了野心家們逐鹿的舞台。
即便如趙雲這般驍勇善戰又頗曉忠義仁信的良將,也會隨著時間和動亂失去曆練的機會而被埋沒了天賦。
武將的成長,是需要打磨的。
即便再有天賦的武將,若是得不到曆練、不能向將才和帥才進階,其成就也隻能終於雜號將軍。
能衝鋒陷陣、無畏死生,但卻難以統兵征戰、克敵製勝。
鄭平自幼就深知一個真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
勇如關羽、張飛,在劉備當高唐尉的時候,依舊能被黃巾賊兵追著打。
文采斐然如禰衡,在初見鄭平時也隻是個懟人不帶臟的書生。
天賦隻能證明潛力的上限和下限,而曆練機會才是達到潛力上限的關鍵。
哪怕很有天賦、很努力,如果沒有相應的曆練機會,也不過是一群方仲永。
鄭平對趙雲有培養之心,也相信得到曆練的趙雲、會在未來成為一個真正的將帥之才。
因此,鄭平才會向劉虞舉薦趙雲,讓趙雲能在劉虞麾下得到更多的曆練機會。
同樣,在趙雲遲疑的時候,鄭平會耐心勸誡。
“沒有誰會在意一個小小的常山國中尉的意見。”
“不是公孫瓚的親信,如何能執掌軍威之利、行勸諫之責?”
“成大事者,切忌一葉障目,不見大勢!”
趙雲沉默。
這些言語,衝擊著趙雲過往的認知和觀念。
見趙雲沉默不言,鄭平也不多言。
舊有認知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
不是鄭平一句兩句,趙雲就會輕易認同。
“此間事,就托付給元皓先生了。”鄭平向田豐一禮,準備告辭。
鄭平的這些道理,趙雲一時半會兒還難以消化,但田豐這個曾經在洛陽當過侍禦史、曆經宦海沉浮的人卻很清楚個中道理。
田豐捋了捋短髯,目光炯炯:“鄭彆駕,你就這般篤定,我會答應?”
鄭平輕笑:“元皓先生不回常山國,不就在等這個機會嗎?”
田豐哈哈一笑:“鄭彆駕辨識人心之能,世之無雙啊。”
頓了頓,田豐斂容、如誓約一般:“幽州有我田元皓在,鄭彆駕大可放心布計。”
鄭平沒有在涿城逗留。
在見過田豐和趙雲後,就跟諸葛亮一起踏上了返回臨淄城的路途。
“兄長,我們這就回青州了?倘若公孫將軍和大司馬再起衝突,兄長又不在,豈不是功虧一簣?”諸葛亮雙手抓住韁繩,纏繞在鞍環上,小臉兒多了疑惑。
鄭平單手抓著韁繩,右手卻是瀟灑的搖著羽扇,眼神輕鬆:“說客之道,講的就是一個虛虛實實。”
“你越是在意成敗,就越容易被看出破綻。”
“落子無悔,抉擇本身就是向前!”
“即便留在涿城,能改變的會改變、不能改變也的也不會改變,我又何必在涿城逗留呢?”
“有這個時間,倒不如早回臨淄城,查看是否會有新的情報傳來!”
“要觀天下大勢,就一定要比你的對手儘可能早、儘可能多的掌握天下大勢的變動,才能謀定而後動啊!”
諸葛亮似懂非懂,低頭琢磨。
這次跟著鄭平去幽州,諸葛亮的小腦瓜中裝了太多新的知識,一時半會兒也難以琢磨明白。
鄭平也不驚擾低頭琢磨的諸葛亮。
帶諸葛亮去幽州,鄭平同樣是有培養之意。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這是士子求學的大忌!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劉備和鄭平給了諸葛亮更優渥的學習環境,但同樣也讓諸葛亮少了跟著諸葛玄南下飄零的感悟,也少了在困境之中磨礪出來的堅韌之心。
唯有適當的增加諸葛亮對這世間的感悟,避免諸葛亮驕矜自滿、追求理論而脫離實際,多一些困境磨礪,才能讓諸葛亮真正的成才。
鄭平可不想因為自己的介入,讓諸葛亮成了馬謖,最後演變成了“揮淚斬諸葛”!
右北平。
公孫瓚得到了公孫紀的密信。
對於同樣複姓公孫的,公孫瓚常會待之以兄弟之禮。
公孫紀在劉虞麾下不怎麼得誌,又遇到公孫瓚以兄弟之禮相待,這心中自然是偏向公孫瓚的。
因此在聽到鄭平詐稱諂媚小人準備讒言袁術、欲借公孫越之手除掉鮮於乾的消息後,公孫紀就連夜將消息送到了右北平。
一見密信內容,公孫瓚嚇得冷汗都流出來了。
“鄭顯謀怎麼會得知這般隱秘事?”
公孫瓚不傻。
鄭平當著劉虞及幽州牧府文武從事的麵,堂而皇之的虛構了一個諂媚袁術的小人,然後將公孫越欲殺鮮於乾的事推斷出來。
若不是得知了隱秘事,又如何敢這般推斷?
很快,公孫瓚就明白了鄭平的目的。
這是鄭平在敲山震虎!
倘若公孫瓚違反約定,拒絕跟劉虞言和,那公孫瓚派遣公孫越勾結袁術襲殺鮮於乾的事,就會被鄭平毫不留情的公布出來。
到那個時候,不占理的公孫瓚就會被幽州眾人聲討!
“真是狠啊!”
“在本將麵前不提,卻故意當著劉虞幽州牧府文武從事的麵提及,這是在逼本將抉擇啊。”
公孫瓚深深的吸了一口涼氣,對鄭平不由多了一絲忌憚之心。
想到這裡,公孫瓚連忙召來公孫範,令其派遣親信星夜前往魯陽,務必要阻止公孫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