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無垠的東北鬆嫩平原大地,春耕備播工作緊鑼密鼓地在田間地頭忙碌著。
葫蘆穀鄂倫春生產隊獵人莫日根,已經全部完成了今年開墾荒地的規劃任務,二百四十畝左右的黑土地已經開墾結束,等待播種。
前期購進的七匹馬和原來自有的瑪奴延家兩匹馬,莫日根、果欽、烏恰兒家各自騎來靠山屯一匹馬,合計就是十二匹馬。
開墾荒地結束後,李一帆建議賣出去四匹馬,一家保留兩匹馬,騎乘、拉車、拉爬犁,都可以一匹馬駕轅一匹馬拉套,已經很豪橫了,這個活交給了莫日根去忙乎了。
可是,賣出去三匹後,李一帆又說最後一匹不賣了,自己的葫蘆穀裡幾平方公裡的草甸子,養三匹馬沒有壓力,就不再出賣了。
但是莫日根找來了,一匹飼養得膘肥體壯毛色鮮亮,耕地拉車騎乘哪一樣都非常厲害的馬匹,賣給了安平縣二井鎮孫家溝大隊二道河生產隊,說好是一百九十五塊錢這個價格,在現在春耕備播關鍵時候,這個價格不高而且是有一點低了。可是馬錢二道河村一分沒有給。理由不是不給是沒有錢。
今天上午李一帆和莫日根,騎著馬兩人一起去到了安平縣二井鎮孫家溝大隊二道河村,希望能將馬匹賣給這裡的村民後應付的馬錢討要回來,要不就牽走馬匹要不就立即給馬錢。
然而,孫家溝村的村民們此時卻拿不出這筆錢來支付馬錢。
當他們來到孫家溝村時,卻發現村裡的氣氛有些沉重。
馬匹已經牽去耕地了,現在還有一半地沒有耕作,而且播種期即將到來。農活緊急迫在眉睫。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馬匹沒有錢給,但是也不能牽走。
原來,孫家溝原有的兩頭耕牛病了,這兩頭牛皮毛雜亂,骨瘦如柴,不喜吃草,請獸醫診治,久治不愈,讓村民們憂心忡忡。
李一帆仔細看看耕牛,發現牛毛根根明亮卻雜亂無章,失去了往日的柔順。病牛對鮮嫩的青草毫無興趣,反而是大量地喝水。到了晚上,還會無辜地鳴叫,那聲音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淒涼。這兩頭牛如今是骨瘦如柴,牙齒也全部脫落,完全失去了耕地的能力和活力。
李一帆看著這兩頭病牛,心中突然一動。他憑借著自己學習的中醫知識的經驗和對牲畜的了解,覺得這兩頭病牛的體表特征符合有牛黃的病牛特點。牛黃,那可是珍貴的中藥材,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價格甚至超過了黃金。
李一帆心中暗暗盤算著,如果能把這兩頭病牛買下來,說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於是,李一帆與莫日根商量後,決定和孫家溝村的村民們商量,把兩頭病牛作價賣給自己,再加上三百斤苞米,用來抵償馬匹的錢。
孫家溝村的村民們一開始還有些猶豫,畢竟這兩頭牛雖然病了,但也是他們的財產。然而,考慮到牛的病情一直不見好轉,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而且他們也確實沒有錢支付馬錢,最終還是同意了李一帆的提議。
接下來,便是多輪談判和激烈的磋商。雙方在價格和交易條件上反複斟酌,都希望能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李一帆憑借著自己的口才和對市場的了解,不斷地分析著病牛的價值和潛在的風險。而孫家溝村的村民們則擔心病牛賣出去後會給買家帶來損失,同時也希望能儘可能地多得到一些補償。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和協商,雙方終於達成了一致。兩頭病牛和一百五十斤苞米交換他們得到的馬匹,交易就此達成。
李一帆和莫日根滿心歡喜地開始準備返程。他們把一百五十斤苞米讓騎來的馬馱著,趕著兩頭病牛,踏上了回靠山屯葫蘆穀的路。一路上,他們小心翼翼地照顧著病牛,生怕出現任何意外。陽光灑在他們身上,仿佛預示著未來的希望。
回到靠山屯葫蘆穀後,李一帆立刻找到了靠山屯村生產隊隊長大山大伯。他向大伯說明了情況,並請求大伯找來村裡的屠夫宰牛。
大山大伯看著這兩頭病牛,心中也充滿了好奇。他知道李一帆一向精明能乾,這次的交易肯定有他的道理。於是,大伯很快就找來了村裡的屠夫。
屠夫熟練地開始了宰牛的工作。剝皮、剔肉,每一個步驟都小心翼翼。牛肉被帶到了李一帆的地下冷庫存放,那裡的溫度適宜,可以很好地保存牛肉。而那兩大堆病牛的內臟,則被李一帆自己拿回家了。他迫不及待地開始檢查牛的膽管和膽囊,心中充滿了期待。
當李一帆打開牛的膽管和膽囊時,他的眼睛亮了起來。果然,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兩個病牛的膽管和膽囊內,取出了蛋黃和管黃合計有六兩左右。這些牛黃色澤金黃,質地細膩,散發著淡淡的藥香。李一帆心中充滿了喜悅,他知道自己這次的冒險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非常小心地用棉花把一粒一粒長橢圓形、長三角形表麵黝黑發亮,有著淡淡清香的天然牛黃包裹起來,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找一個褐色的玻璃瓶中清洗乾淨,準備盛放貯藏這批珍貴的天然牛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