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興安嶺北麓。
庫爾濱河流域。
次日清晨,李一帆又開始沿著庫爾濱河尋找紅石頭,也就是瑪瑙原石的尋寶之旅。
偶然之間,八月豐水期的庫爾濱河水裡,一群大魚逆流而上,讓岸邊撿石頭的李一帆驚喜連連。
李一帆河岸邊尋找一棵小樹,拔出刺刀,截取不到兩米長一段,一端砍削成標槍形狀,另一端找一根細繩子綁紮牢固,在河邊準備獵魚。
在中國東北的黑龍江、鬆花江和烏蘇裡江衝擊形成的三江平原,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生活著一個具有悠久曆史,和獨特漁獵文化的少數民族——赫哲族。
一直以來,捕魚和狩獵就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
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魚。他們不僅以魚肉、獸肉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麅皮和鹿皮製成而成。
這種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獨特的生活習慣形成了赫哲族獨特的漁獵文化。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生物資源,為赫哲族人提供了豐饒的生活物資。
曆史上,赫哲族捕魚隻限於自行消費,傳統的捕魚工具如傳統的漁網、魚鉤、魚叉以及小船,捕魚的效率也非常較低。
這大概就是明末清初時期,滿清在造大明朝反的時候,一旦遇到兵員不足,就到極北苦寒之地,捕捉的魚皮韃子吧。
而且赫哲族人信奉薩滿教,一直對自然懷有敬畏和感激之情,從來不對自然過分索取,幾千年以來,赫哲族人一直和自然和諧相處。
下遊又一群一米左右的大魚逆流而上,李一帆瞄準大魚身下三十公分左右的地方,“唰”地把木製標槍投入水中。
用標槍叉魚必須把水的折射率考慮到,要瞄準目標的準確位置!
庫爾濱河寬闊的水麵上,一陣劇烈的水花四濺,一條大魚扭動跳躍著,隨著細繩子的緩慢收回,一米左右的大魚拉出水麵,把四條獵狗看的不敢近前!
隻見大魚體側扁,背腹外廓大致相稱,呈紡垂形;頭大而側扁,口裂大,眼小,吻長而凸出;上頜骨延至眼的後緣,斜向下方,似鳥啄狀,上、下頜不相愈合;體側線明顯,鱗細小;有胸鰭、腹鰭各一對,背鰭、臀鰭各一個。背和體側黃綠色,腹部銀白,體兩側有十多條橘紅色斑紋。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馬哈魚?
來遜克尋找瑪瑙石,不料想遇到了珍貴的大馬哈魚!
緣分呐!
李一帆立即把大魚收入空間存放。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可是來不及結網啊?
就這樣等在河邊,殺死大魚感覺就是犯罪行為,可是,得到大魚是目前最大的需求,多麼珍貴的魚種,後世隻能在資料裡才能看到的水中生物!
無奈隻好嘗試著動用意念的力量,控製著大馬哈魚慢慢遊過來,慢慢遊動著靠近岸邊,最後,距離近了達到意念控製氛圍了,被李一帆收進空間裡,放養在草地蜿蜒曲折的小河裡,草地以及邊緣外的湖水裡。
一個上午時間,李一帆一塊石頭都沒有撿,一直在等著大魚群遊過來後,慢慢控製著遊近了後,收進自己空間裡放養。
大約有二百多條大馬哈魚,就這樣進入了李一帆的空間裡。
不知道它們能不能在空間裡生育?空間裡也有小溪和山坡,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回流到小溪上遊去產卵?不知道魚卵能不能孵化?要不也在上遊小溪河道裡,人工製造一個亂石沙灘的產卵環境,讓大馬哈魚有地方自然產卵繁衍生息?
大馬哈魚後代走入大海,再長大回來估計是不可能了。
大馬哈魚是鮭形目鮭科太平洋鮭屬魚類,又名麻哈魚,馬哈魚,鮭魚。
大馬哈魚是珍貴的經濟魚類,深受人們的喜愛,營養價值很高。
由於其艱難的繁衍之路,成就了大馬哈魚“母愛之魚”的美名。
吃大馬哈魚有利水消腫,補虛健胃,理氣和中,止痙止痛的功效。
大馬哈魚分布於太平洋北緯35°以北水域。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綏芬河、烏蘇裡江和鬆花江。
大馬哈魚是肉食性魚類,以小型魚、蝦和水母等生物為食,幼魚以底棲生物和水生昆蟲為食。屬海河洄遊性魚類。
雌魚在砂礫質江底掘穴產卵,卵呈球形,直徑5—7毫米。
產卵後親魚生命力耗儘自然死亡。
大馬哈魚一生中產卵一次,產卵後便失去生命,雄魚略多於雌魚。懷卵量不大,4齡魚平均懷卵量約4500顆。
大馬哈魚對產卵場的條件要求很嚴。環境要僻靜,水質澄清,水流較急,水溫57c,河道底質為沙礫河床。
大馬哈魚產卵期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當魚群進入產卵地時,雄魚便遊向雌魚,互相摩擦,當有第三者介入時,雄魚即進行驅逐,然後進行排卵受精於窩內,產卵後雌魚反複以尾鰭撥打石礫,以此來覆蓋受精卵。
大馬哈魚終生隻繁殖一次,產卵量為30005000粒,卵大,呈橘紅色。受精卵經過一冬低溫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胚胎孵出,在產卵地逗留約一個月,卵黃被吸收完畢後,開始索食,約於7月隨江水歸入大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