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十,大漢軍在解決第四混成旅團後,圍住了第二和第六師團,分彆屬於第二和第三軍。
在此前的戰鬥中,這兩個師團已經換了一波血了。
第二師團,七八成兵力被當時的閔海軍艦隊直接送進海裡喂魚。
第六師團向進攻琉球,結果在琉球被劉慶森當成戰功刷,還把他們打沒了。
重新組建後,這兩個師團從軍官到士兵,大部分是從各地駐防聯隊或者大隊抽調來的,少數為新兵。
但即便如此,這支軍隊也沒有真的見過戰場,第二師團師團長乃木希典深知這樣不行。
於是在擔任第二師團師團長一職後,便開始大規模殘害平民,以此來鍛煉士兵的“勇氣”。
隸屬於第二軍隊第四混成旅團也是學的第二師團。
即便是屬於第三軍的第六師團,看到第二師團這樣做後,也是有樣學樣。
而且他們本身就殘暴,會用一些令人發指的手段來對付反抗者。
不過,也就到此為止了。
大漢軍第三師在稍作休整後接替了臨時組建的騎兵隊伍,堵住了東瀛人逃跑的道路。
見大漢軍的援軍到了,東瀛人才嘗試撤往奉天,結果大漢軍第六第七兩個旅已經堵住了他們。
第五旅則在南部不斷的發動小規模進攻,始終緊緊的黏著東瀛人。
東瀛兩個師團四萬人,被圍困在了一塊不足四十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八月十一,總攻開始了。
包括師屬炮團在一起,三個炮兵團、三個炮兵營、外加三十多門繳獲的重炮,太重的還沒到位。
總計相當於個兩個炮兵師的火力,從多個方向向著東瀛兩個師團傾瀉炮彈。
這次火力準備足足持續了一個小時。
四十平方公裡,說小也不小,但說穿了,也就一塊寬五公裡長八公裡的正方形土地,說大也不大。
被火炮犁了一遍後,東瀛通過殺戮平民弄出來的武士道精神不翼而飛,四處都是受驚過度的倭奴。
炮火開始延伸後,大漢軍開始了總攻。
步兵進攻階段,又添加了兩個旅的兵力。
總計有一個師又四個旅參與進攻,從多個方向有條不紊的進攻,進一步壓縮東瀛人的生存空間。
第五旅被要求停下休整,沒有參與進攻。
指揮部也怕,第五旅已經殺紅了眼,不顧自身死傷了,怕第五旅啥也不管硬往裡衝。
已經把東瀛人圍住了,有的是時間慢慢來。
在機槍和火炮的協同下,到八月十三日,戰鬥宣告結束。
“俘虜餘人,擊斃餘人,繳獲青銅炮28門,炮彈若乾,村田步槍餘支,子彈正在清點。”
“糧食200噸,藥品1400箱,另有日元200餘萬,金65公斤,銀約15萬兩,雜項物資……”
參謀長,現在是遼東軍司令,緊急叫停了彙報:
“停一下,兩個師團人,就隻有200噸糧食?他們吃什麼?”
200噸糧食,公斤,二十萬公斤,分給四萬人,一人五公斤,十斤而已。
聽起來不少了?
還有馬呢?
馬吃的可比人吃的多得多,而且這是沒有機械化的時代,離開鐵路,運輸全靠騾馬。
就算一個師團隻有兩千馱馬和一千騎兵,那也相當於一萬人的消耗。
兩個師團就多出來兩萬人的消耗。
200噸糧食,6萬人的消耗量,隻夠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