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是說,我隻是個傳聲筒,上麵並好像不太想讓我繼續做顧問,真是令人遺憾。”
裡昂趕緊找補了回來。
確實,巴黎已經在討論讓裡昂跨過一般聘用程序,直接擔任公使了。
自然不能繼續做“顧問”。
“千萬彆這麼說裡昂先生,你做的很好,隻是遠東的局勢……”
竇納樂做了個一言難儘的表情,來到遠東後他覺得哪兒哪兒都不順。
“是呀,遠東的局勢真是複雜呀!”
裡昂接著說了下去。
他沒說的是,要是沒這麼複雜,他怎麼可能撈到這麼多好處。
從施耐德公司的一個外派的長期駐外職員,頂多算企業中層崗,實現多次飛躍。
要不是拿破侖三世垮台了,說不定他還能撈個爵位呢?
…………
“號稱四十萬大軍,結果算上民夫,也才三十萬都不到。”
劉慶森將一疊紙張全拍在了桌子上。
“雖不足三十萬之眾,但二十幾萬兵馬還是有的,除去民夫,輔兵戰兵加起來,十萬人還是有的。”
參謀長比劉慶森更謹慎,還在仔細的查看各種情報,
“而且雖然我們采取了分化收買的方式獲取情報,但也不敢保證全都是真的。”
“不能排除敵軍將領將情況上報、敵軍統帥故意示弱的可能。”
沒錯,這些情報是買來的。
劉慶森嘗試過滲透觀察、抓舌頭審問等多種方式探查敵軍的情況。
但伸頭觀察發現清軍做事毫無規律,而且幾十萬軍隊加上超過十萬平民,觀察到的東西隻能作為大概參考。
而抓舌頭呢,大漢軍的偵察兵都已經抓過一個參將一個前鋒參領了,三品武官,妥妥的高級軍官了。
審問出來的東西不能說不對,隻是信息也非常有限,因為他們也弄不清楚情況。
最後還是那個前鋒參領扛不住了,說能牽線去買情報,劉慶森才有個大致了解。
“總不能一直這樣對峙下去,現在多少有些了解了,我們是主動進攻,還是如何?”
劉慶森背著手站在窗前,心理壓力極大。
參謀長不讚同主動進攻,進攻就是打攻城戰,不僅難打傷亡大,而且還會波及百姓。
當然,最重要的是不想打巷戰。
“陝兵能戰,貿然進攻是下下策,即便要打,也是攻心為上。”
參謀長將兵力重新部署:
“不如假裝越過南陽,打他後麵的社旗,這是他們的後路,攻其必救。”
“並且我們還把側翼暴露了出來。”
“他們總不會這樣還能忍吧?”
雖然有點冒險,但野戰總比巷戰強。
他們在培訓班學習的戰略作戰第一課:
不要被敵人牽著鼻子走,要嘗試去理解敵人,引導敵人,指揮敵人。
他就要把清軍引出來打。
雖然有些粗糙,但應該能用,除非清軍不怕成為孤軍,後勤斷絕。
叮鈴鈴~~
電話響了。
參謀長接起電話:
“司令部,什麼?多少人馬?嗯,嗯。好!我知道了,繼續監視,不要打草驚蛇。”
爬塔,掛掉電話,參謀長看著劉慶森:
“司令,觀察到清軍大軍開拔,開始向南,我們的計劃應該用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