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江南廠來說,搞一把實驗性質的自動武器真的不難,他們不隻做過一次。
特彆是大漢軍占據淞滬,接管江南廠後。
馬尾廠出身的劉一鳴也許不懂如何管理工廠,但他明白工廠的毒瘤是什麼。
除去了毒瘤,又給了錢,加上基礎在進步,加上工人、設計師的各種奇思妙想,弄出什麼都不奇怪。
比如這把機槍,槍管是從克拉格約根森的挪威瑞典版上直接拿過來,鋸短後將就用的。
1893和毛瑟1892的競爭中都獲得了勝利。
不過因為槍管鋸短了一截,精度肯定受影響。
機槍槍管外麵套了一個鐵皮散熱套,上麵密密麻麻的打滿了手指粗細的散熱孔,以提升散熱效率。
g13
g13輕機槍類似,不過加了一個步槍槍托,屬於重機槍輕量化的過渡產品。
g13更差,彆的不提,就那根步槍槍管,連續射擊能力就不知道差了多少。
散熱套材料也不同,薄鐵皮的重量更輕散熱能力更強,但強度很差,易生鏽易變形。
但不管怎麼樣,這個形象就很好,很有戰鬥力。
剁剁剁剁......
雖然射速不快,但好歹是機槍,扣著扳機不放,30發子彈也就幾秒鐘的事兒。
湯瀟逸趴在地上,幾秒鐘就結束了。
“嘶~”
湯瀟逸起身,活動了一下胳膊,
“抖動幅度有點大,後坐力也不小。”
湯瀟逸沒有說射速的問題,19世紀末呢,每分鐘400發已經不錯了。
這可是輕機槍,不是重機槍。
“抖動的問題,用的槍管也應該有影響,畢竟是粗暴截斷步槍槍管當做機槍使用。”
“技術人員正在解決。”
徐希顏說著,報靶的親衛也帶著上靶數據來了。
“陛下真乃神射手,如此一把實驗槍,第一次用,竟然命中了三次靶心。”
湯瀟逸乍一聽還行,然後感覺不對:
……”
親衛沉吟了一下,低著頭,
“陛下連中三槍靶心,記30環,命中6環一次,5環兩次,1環四次。”
“總計上靶10槍,正好50環。”
湯瀟逸一驚:
“百米靶三分之一的命中率?這槍精度這麼高嗎?”
他的水平他清楚,玩步槍百米靶能勉強全部上靶,那都是子彈喂出來的。
拿到這款新機槍,能直接上手,還能打出三分之一的命中率。
已經相當優秀了。
畢竟這是機槍,不是栓動步槍,你不能用步槍的水平來要求機槍。
機槍的任務是火力壓製,不管是壓製敵人抵抗還是進攻,都是壓製,而不是殺敵。
“改進一下後坐力,到時候要端著機槍進攻,後坐力大了可不行。”
湯瀟逸現在對這款機槍十分滿意了。
如果是想的話,他也想要更好的,甚至95班,但那不過是天方夜譚。
現在已經很滿意了。
畢竟現在是他有彆人沒有,這槍也能用。
又不是一定要追求極限性能,用來壓製敵人的輕機槍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