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準放在一戰都是一艘強大的戰列巡洋艦,更彆提當下了。
也就是紙麵上,將華夏現有的技術進行整合,能勉強達到這個標準。
例如同樣是305毫米艦炮,不同的國家就有不同的性能,甚至差距極大。
比如在某些對比項目上,德意誌帝國的305毫米艦炮毀傷能力比英吉利的356毫米艦炮弱不了多少。
但現實不是在圖紙上寫寫畫畫,子係統製造、係統工程整合能力稍微出點問題,就得抓瞎。
所以鄭尚青十分反對。
不過他也決定留下這個設計,華夏帝國海軍工業相關的技術發展的十分迅速。
現在不行,也許過幾年就行了呢?
這個設計符合華夏帝國海軍一貫重視大航程高航速的需求。
好的設計是不多的,到時候拿出來改改,能接著用。
但現在就要造……
鄭尚青無奈,湯瀟逸態度堅決,他無法反對。
反正還隻是設計,可以拖一拖,下去再整合一下。
而且湯瀟逸不是說火力要改嘛,那具體參數也還能改改。
“唉~又要加班了……”
走出皇宮,鄭尚青有些無奈的看向李和,
“李總參謀長,我記得你那兒有安溪苦茶?給我來一點。”
…………
“這艘船的基本參數已經接近金剛了,艦體小一些,擴大一些未嘗不能達到金剛的參數。”
“沒記錯的話,金剛是一戰前服役的船,也就是1914年以前服役,最少也要1911年開工。”
“現在來做,有些勉強了。”
等鄭尚青和李和都走了,湯瀟逸坐在太師椅上,閉著眼睛假寐,思考著這艘戰列艦的事情。
設計局給了他一個驚喜,這艘船雖然現在造不出來,但設計上已經超越了當前的時代。
是的,造不出來,除非幾百家相關工廠的工人和設計師共用一個腦子。
但設計上能超越時代禁錮,就已經很讓湯瀟逸高興了。
這可不是隻超越了一個時代,而是徹底拋棄了前無畏艦的影響、跨越了早期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的限製。
戰艦的設計都是依據戰艦定位進行的,這句話說的簡單,但如何定位?如何定義?
對於新生海軍來說,基本都是學習外國海軍,也會被外國海軍的理念影響。
但,移植外國海軍的理念,絕對是不通用的,必須得因地製宜的發展適合自己的理念。
例如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兩個艦種,是英吉利根據不同的戰略定位設計的。
戰列艦負責決戰。
而戰列巡洋艦不是戰列艦,前身是裝甲巡洋艦。
沒錯,這兩種看著像的戰艦,實際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戰艦。
類比一下,兩棲攻擊艦和航空母艦、護衛艦和驅逐艦,短程地對地導彈和遠程火箭炮。
在某些時候,二者的功能有重疊性,但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但是,因為都是為了戰爭製造的武器,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贏得戰爭,所以在改進中,會不斷的趨同。
戰列巡洋艦和戰列艦也是一樣,不斷趨同後,出現了高速戰列艦。
海軍設計局能夠不帶有太多老舊思維的設計出這樣一艘戰艦,湯瀟逸自然要鼎力支持。
什麼?你說造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