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阿美利卡方向,並沒有打聽到針對帝國的具體動向。”
“但我們發現,阿美利卡的市場已經開始活躍起來,放鬆了對許多戰略物資的管控。”
“我們分析,阿美利卡已經決定妥協。”
湯瀟逸看著物價分析表。
從物價上,就能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
雖然這隻是一場規模有限的戰爭,阿美利卡並沒有進行全麵動員。
但戰爭依舊影響了物資供應和戰略物資流動,體現在市場上,就是某些物資短缺、價格上漲。
感謝阿美利卡的自由市場,任何風吹草動都顯得特彆明顯。
現在物價開始回落,至少證明供應增加了,聯合目前的局勢,阿美利卡應該是準備妥協了。
湯瀟逸皺著眉頭:
“看來英吉利人是見不得我們好,肯定給阿美利卡許諾了支持。”
“所以阿美利卡才會找上東瀛,我以為會來的9晚一些呢。”
湯瀟逸並不奢望阿美利卡會和平退出競爭,但也沒想到阿美利卡的動作這麼快。
他還以為現在還是慫包的阿美利卡在經曆失敗後,會消沉一段時間。
就像阿美利卡在一戰分贓中失去話語權後,重回孤立主義態度一樣。
“讓李和、鄭尚青來我這兒一趟。”
既然比想象中快一些,那湯瀟逸也得改一改應對方案了。
還好當初想著要和阿美利卡在檀香山鬥一鬥,提前製造了重巡洋艦。
重巡洋艦的概念此時還沒有出現,但問題不大。
就像輕巡洋艦的概念也是湯瀟逸“首創”的一樣,沒有這個概念就自己創造。
不論是輕巡洋艦,還是重巡洋艦,本質上都是裝甲巡洋艦分化而來。
作為重要程度和戰鬥力僅次於戰列艦的第二級彆火炮戰艦,重巡洋艦在海軍中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初拿到東瀛的賠款,經過論證後,湯瀟逸讓華夏帝國海軍就下單了四艘重巡洋艦艦。
設計排水量噸,滿載排水量噸,設計航速27.5節,水線裝甲厚度152毫米。
目前的武備是雙聯裝254毫米40倍徑艦炮三座,預備替換為三聯裝203毫米45倍徑艦炮。
不過203毫米艦炮的開發進度喜人,現在二者都完成了研發,正在快速生產中。
可以說,隻要這艘戰艦服役,絕對是能碾壓同級艦的好船。
“工業數據,也更新一下。”
湯瀟逸翻開工程進度表,上麵記錄了各個工業區的建設情況。
馬鋼方向,廠房建設已經完成,礦區的開采準備也已經做好,甚至煉鋼爐已經進行了幾次試生產。
雖然整體還比較淩亂,處於草創階段,但已經走上了正規。
唯一的問題是,聯通礦區和工廠、碼頭的鐵路建設不儘如人意。
工人不足、鐵軌不足,畢竟同時開工的鐵路可不止一條,好在整體進度還在規劃內,預計明年就能完成一期工程的全部建設。
沒一會兒,鄭尚青就來了,最近沒有太繁重的任務,他接到電話直接就過來了。
湯瀟逸沒有直接談,而是等李和到了一起談,開個小會。
“陛下恕罪,臣接到通知時,正在做艦隊部署調整,來遲了。”
李和一進門,看到鄭尚青年前已經喝了大半的茶碗,立刻知道自己來晚了。
“不礙事,也不是太急的事情,如果是急事秘書會加急讓你處理的。”
湯瀟逸擺了擺手,
“讓你們來,是討論補充艦隊缺口的事情的。”
“致遠四艦賣給了西班牙人,雖然並非原定計劃,但也算發揮了原本設想的作用。”
“重巡洋艦的建設進度如何?”
“最近的局勢出現了些許變化,我們要早作打算。”
湯瀟逸並沒有猜到阿美利卡已經計劃發動戰爭,畢竟在他的印象裡此時的阿美利卡還慫的很。
湯瀟逸隻是覺得有備無患,另外還要考慮到東瀛、沙俄,乃至於英吉利的威脅。
就是不知道再開工新船,施工壓力會不會太大。
畢竟華夏已經在給智利造聖地亞哥級和福寧改進型了,自己還有四艘重巡洋艦。
船塢利用率恐怕已經拉滿。
“重巡洋艦1號艦已經進行了一次試航,驗證油煤混燒鍋爐和蒸汽輪機在大型戰艦上的可靠性。”
“目前來看,運行良好,各項指標均達到預計目標。”
說道這個,鄭尚青就有些咋舌。
當初一條福安號鐵甲艦,湯瀟逸他們都是親自參與下水,場麵宏大。
而重巡洋艦的1號艦下水,卻顯得古井無波。
當然,也和重巡洋艦還處於保密階段,並未公開下水有關。
一年多時間,1號艦完成了艦體製造和動力係統安裝,除此之外隻有個殼子,要慢慢舾裝。
這次采用的動力係統是全新的技術,下水時的1號艦完工進度也就那樣。
甚至甲板上還有許多坑洞,那是預留來吊裝各種設施設備的。
“動力係統得到驗證後,其餘三艘船的進度也跟了上來,不過受限於鍋爐和蒸汽輪機產能,進度不一。”
“1號艦和2號艦預計能在1900年初完成全部建造工作,3號艦也許要到6月,4號艦的話,最快也得910月。”
“不出意外的話,基本能保證在1900年交付四艘大型戰艦,到時候我們的力量會比之前更強。”
李和想到了這中間一年多甚至接近兩年的空窗期。
又想了想,華夏帝國海軍目前的力量是挺弱的,但也要看和誰比,在哪兒比。
在遠東,雖然戰列艦隻有兩艘,但整體實力並不差。
近岸防禦總沒問題。
湯瀟逸點了點頭,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雖然耗時三年多,但畢竟是大船。
工作量不是二三百噸的驅逐艦能比的。
造船是個係統工程,他並沒有預計到戰爭的到來,自然也就不急於求成。
想到這些,湯瀟逸的眼皮子跳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