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先生,恕我直言,皇家海軍在短時間內難以向遠東的沙俄軍隊提供支援。”
“至少在今年,不可能。”
第二海軍大臣在得到支援遠東的命令後,第二天就來找了索爾茲伯裡。
索爾茲伯裡抽了二十分鐘見他,本以為隻是訴說困難,但第二海軍大臣直接給他帶來了最不想聽到的壞消息之一。
“為什麼?哈迪利,我們在遠東有足夠多的軍事基地,完全能夠抽出一部分物資才對。”
“是運力方麵的問題嗎?可以從澳大利亞、印度抽一些運輸船過去。”
索爾茲伯裡以為是物資難以籌集。
從清國和東瀛的戰爭開始,世界上連續多年的戰爭,把多個國家卷入其中。
國際軍火生意固然好做,但能夠隨意售賣的現貨就不多了。
特彆是遠東,產出少消耗大,市場上武器庫存量不大。
所以索爾茲伯裡動了從英吉利幾個基地中拿物資的想法,反正周圍暫時沒威脅,而且庫存的都是過時的舊貨。
就當清庫存嘛!
至於被發現,那不過是自由市場行為。
“這些都是小麻煩,後勤部也不介意清理庫存,問題是這條航線很長,運輸船想避開華夏帝國的封鎖幾乎不可能。”
哈迪利並不擔心物資問題,物資來源不少,市場上買不到,荷蘭人、東瀛人手裡總有吧?
“讓運輸船單獨行動,風險會很大,而給她們配上護航艦隊,又會顯得我們反應太大了。”
“我們隻能嘗試以小船隊的方式,繞行北太平洋,打著運輸民用產品的旗號在沙俄帝國控製的飛重要港口靠岸。”
“光這趟航線走下來就需要不止一個月,到時候也下雪了,運輸困難,而且局勢如何也很難說。”
“您知道的,沙俄帝國處於劣勢,而且是絕對劣勢,幾乎每天都在後退。”
“除非您授權皇家海軍對艦隊進行護航,並且給予艦隊必要時刻開火的權利。”
“隻有這樣,才有可能嚇住華夏人,把物資直接送到海參崴。”
索爾茲伯裡能授權嗎?
指定是不能的。
華夏頂多算個二流列強,英吉利不懼怕華夏。
但不懼怕並不意味著要和華夏徹底撕破臉。
更彆說授予艦隊開火的權力,萬一真開火了呢?
英吉利已經在進行一場遠征了,這場遠征的對手比華夏弱了不知多少,都艱難進行。
和華夏打?
hongkong怎麼辦?英屬緬甸怎麼辦?海峽殖民地怎麼辦?
甚至更進一步,印度怎麼辦?
英吉利不可能為了沙俄帝國冒這種風險,哪怕概率極低。
“沒有其他辦法嗎?”
索爾茲伯裡思索了一下。
“很遺憾首相,從軍事角度說,沒有,也不能指望純運輸船隊能進行補給,我們的反海盜戰爭才結束沒多久。”
“那些海盜中一大半都是華夏人或者有華夏血統。”
哈迪利搖了搖頭,有些感慨。
這招曾經是英吉利的常用招數,成本低又好用,現在彆人用上,他心理曆程挺奇怪的。
“好的,非常感謝您,哈迪利,就這樣吧,繼續研究一下對南部非洲的封鎖。”
索爾茲伯裡認為給沙俄帝國支持是必要的。
隻不過支持的方式可以靈活一些。
“阿美利卡大使什麼時候來?”
索爾茲伯裡對秘書問道。
“約的是下午三點,需要提前嗎?”